

1.亦作"鄊閭"。
2.古以二十五家為閭,一萬二千五百家為鄉,因以"鄉閭"泛指民眾聚居之處。
3.家鄉;故里。
4.鄉親;同鄉。
1.仇恨;怨恨。
1.仇恨;強烈不滿。
2.感傷不平。
3.悔恨。
4.埋怨。
1.唐樂曲名。
1.《后漢書.王充傳》"家貧無書,常游洛陽市肆,閱所賣書,一見輒能誦憶。"后以"閱市"為勤奮好學的典故。
2.謂游觀市肆。
1.匯合水流。
2.流水。
1.經過一年。
2.經歷年歲。
1.逐一詢問。
1.訓練演習。
1.謂觀賞歌舞技藝。
1.謂各種情感交集于內心。
1.經過一旬;足一旬。
1.察看監獄。
1.經一月。
1.謙辭。審閱指正。
1.指古代受刖刑的人。
1.水波激蕩。
2.跳出水波。喻出頭。
1.跳動。
1.迅猛飛翔。
1.象金光跳動閃爍。
1.跳躍式前進。
2.快速前進。
1.指駿馬。
1.指飛速射出的箭。
1.在波浪中翻騰。
1.傳說漢代孝子姜詩母嗜魚膾,詩夫婦常力作供膾,舍側忽有涌泉,味如江水,每旦輒出雙鯉魚。事見《后漢書.列女傳.姜詩妻》。
1.顯現其銳利。
1.猶躍居。
1.跳踉。猖獗貌。
1.指魚游動。
2.指游動的魚。
3.比喻人奮發有為。
1.指皇帝登位。
1.喻自以為能,急于求用。
1.策馬馳騁騰躍?!妒酚洠饿虏虧闪袀鳌?﹝蔡澤﹞謂其御者曰'吾持梁刺齒肥,躍馬疾驅懷黃金之印,結紫綬于要,揖讓人主之前,食肉富貴,四十三年足矣。'"后以"躍馬"指貴顯得志。
2.指獲取功名富貴。多指科舉應試。
3.借指從軍。
4.縱橫稱雄。
5.指東漢公孫述。語出晉左思《蜀都賦》"公孫躍馬而稱帝,劉宗下輦而自王。"
原子從一個能量狀態轉變為另一個能量狀態的過程。原子從低能態到高能態必須吸收外界的輻射,叫做受激躍遷”;原子從高能態到低能態的同時自發地輻射出光子,叫做自發躍遷”。
1.雜技項目之一??v身從豎立的圓圈中竄過。
1.行動迅速貌。
2.猶欣然。
3.生動逼真地顯現出來。
1.躍躍欲試貌。
2.形容充分顯露。
1.將身體回縮,而后奮起一振。
飛機以大于穩定上升的最大上升角所作的減速直線上升的特技飛行動作。其過程由進入段、直線段和改出段三個階段組成。特點是飛機的飛行速度迅速減小,將動能轉化為位能,迅速增加飛行高度。是空中作戰和特技飛行中常用動作之一。
1.飛濺的浪花。
1.指沸水。
1.騰躍翻動。
1.躍馬。
1.跳躍。
1.指披鐵甲的戰馬。
1.猶言手舞足蹈。
1.猶動心。
1.《莊子.大宗師》"今之大冶鑄金,金踴躍曰'我且必為鏌铘。'大冶必以為不祥之金。"成玄英疏"夫洪爐大冶,閒鑄金鐵,隨器大小,悉皆為之。而爐中之金,忽然跳躑,殷勤致請,愿為良劍,匠者驚嗟,用為不善。"后以"躍冶"比喻自以為能,急于求用。
2.指樂于接受鍛煉而成良器。
1.踴躍。
1.指周武王渡河,魚躍入舟中事。
2.形容琴聲美妙。語出《列子.湯問》"瓠巴鼓琴,而鳥舞魚躍。"
1.跳動貌。
2.因急切期待或心情歡樂而激動的樣子。
3.形象生動,活現眼前。
1.形容心里急切地想試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