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鄉里的評論。古代由鄉大夫考核評論,推舉人材。
1.年老的狗。常用為對老人的詈詞。
1.陳腐拘執。亦指陳腐守舊的人。
1.指書法遒勁的風格。
2.指衰老的身體。
1.老年人自稱的謙詞。
1.見"老扈"。
1.烏鴉的俗稱。
1.藍翎的俗稱。清代官員的冠飾﹐五品以上者用孔雀翎﹐稱花翎;六品以下者用鹖翎﹐稱藍翎。鹖翎色青黑﹐似烏鴉毛﹐俗因稱藍翎為老鴰翎﹐含輕視意。
1.老而無夫無子的人。
1.對老者的稱呼。
2.稱丈夫。
1.老而無妻無子者。
指老視眼他戴著一副~眼鏡。
1.年老致仕歸休。
1.方言。妻子稱丈夫。多作為詈詞或謔稱。
1.指海洛英。
1.大汗。
1.忠厚老實。
2.方言。猶很好。
1.《左傳.閔公二年》"冬十二月﹐狄人伐衛。衛懿公好鶴﹐鶴有乘軒者。將戰﹐國人受甲者皆曰﹐使鶴﹐鶴實有祿位﹐余焉能戰。"后遂以"老鶴乘軒"比喻濫廁祿位。
1.極大的決心。
1.行將萎謝的紅花。
比喻非常狡猾的人。
1.年老而昏聵。
2.糊涂的人。
1.明清時進士經過朝考﹐按等第分別授官﹐其中一部分人被點為知縣當即分省任用﹐稱榜下即用知縣﹐俗稱"老虎班"。
1.一種鐵身﹐裝有兩個小輪﹐可推可拉的運貨車。載重量大﹐車身狹而低﹐能通行于小道;多用于倉庫﹑車間內部短距離搬運。
1.凸出在房頂斜面的小窗﹐用以采光通氣。
舊時的殘酷刑具。是一條長凳,讓人坐在上面,兩腿平放在凳子上,膝蓋緊緊綁住,然后在腳跟下墊磚瓦,墊得越高,痛苦越大。
1.舊時喻指軍服。
1.比喻自以為了不起﹐不容他人觸犯。
1.比喻膽大妄為。
〈方〉燒開水的一種大灶,也指出售熱水、開水的地方。
1.亦稱"老鴘"。亦稱"老雇"。
2.小鳥名。即鷃雀。《說文.佳部》"九雇,農沈鳥,扈民不淫者也……春雇鴛盾,夏雇竊玄,秋雇竊藍,冬雇竊黃,棘雇竊丹,行雇唶唶,宵雇嘖嘖,桑雇竊脂,老雇鴳也。"《左傳.昭公十七年》"九扈為九農正,扈民無淫者也。"晉杜預注"老扈鷃鷃。"孔穎達疏"老扈鷃鷃,趣民收麥,令不得晏起者也。"按,《爾雅.釋鳥》"鷈?老鴘鴳。"王引之《經義述聞.爾雅下》"九鴘各有專名,而老鴘居其一。"一說"老"當點斷屬上讀。鷈?老,鳥名;鴘鴳,即鴳雀。見郭璞注。
1.詈詞。猶言老色鬼。
1.供眼睛老花之人所用的眼鏡。
①橡膠、塑料等高分子化合物,在光、熱、空氣、機械力等的作用下,變得黏軟或硬脆。②指在一定范圍內老年人的比重增長人口~ㄧ領導班子~。③知識等變得陳舊過時知識~。
1.老年人的心懷。
1.詈詞。猶言喂老獾的東西。獾﹐一種動物。
1.年老多病。
比喻陳舊過時的規矩情況變了,不能再照~辦事。
1.亦作"老"。亦作"老惛"。
2.猶老糊涂。
1.見"老昏"。
1.指烈日。
2.肝火。
3.方言。嚴重;厲害;事情費力難辦。
1.老夫妻之間的互稱。
2.年老或長期任用的伙計。
3.稱老友或老同事。
1.詈詞。用于對老年人﹐表示輕蔑﹑厭惡。
2.過去出售的貨物;陳舊的東西。
1.芡實的別名。
1.謂閱歷深﹑老于世故的人。
1.年老有病的人。
2.舊病。曾經患過而未根治的病。
①排行第幾。②用于反問,表示在某個范圍內數不上、不夠格(多用于自謙或輕視別人)我不行,在他們中間我算~?
1.方言。四川人向年齡相近的﹑不相識的男子打招呼的稱呼﹐親密而略帶輕佻意。今已不常用。
1.猶言老滑頭。
1.年老的駿馬。多喻年老而壯志猶存之士。
1.見"老馬嘶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