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五種美德。
1.指竊取國家權力。
1.謂家有五女,教養遣嫁必致家貧,故盜不往。
1.盜竊財物。
2.盜賊的財物。
1.謂橫征暴斂。
2.非法開采。
1.古代考核騎士御者技藝的項目之一。在車馬疾行時,暗中解去驂馬,而不使御者知之。
1.猶盜劫。
1.盜賊盤據的地方。
1.謂盜竊府庫財物的官吏。
2.叛臣;簒奪之臣。
3.盜名欺世的官吏。
1.盜賊用于劫掠的船只。
1.盜賊的供辭。
1.盜竊奪取。特指臣子取代君位。
1.亦作"盜黨"。
2.盜賊黨羽;盜徒。
1.《莊子.胠篋》"跖之徒問于跖曰'盜亦有道乎?'跖曰'何適而無有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義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備,而能成大盜者,天下未之有也。'"后以"盜道"指盜賊的手段﹑方法和道德。
1.私下典當抵押。
1.為盜的開端。
1.掠奪,侵奪。
1.謂詐取官位或賞賜。
1.私下非法發掘。
2.私自開拆;私下泄露。
1.亦作"盜伐"。
2.偷砍;違法砍伐。
1.盜律。
1.亦作"盜犯"。
2.犯有偷竊﹑搶劫或反叛罪行的人。
1.非法販賣。
2.指非法販賣之人或非法販賣之事。
1.亦作"盜匪"。
2.泛指搶劫﹑叛亂﹑破壞社會治安的人。
1.指盜賊活動的勢頭。
1.比喻潛在的盜賊意識。
1.植物名。即旋覆花。
1.私自耕種;非法耕種。
1.偷食的狗。
2.殺狗。
1.猶拐騙。
1.盜賊作亂。
1.竊取國家政權。
1.亦作"盜汗"。
2.中醫指睡中汗出﹑醒時即止的病癥。
1.漢文帝時有人盜高廟座前玉環,捕得,文帝怒,下廷尉治。廷尉張釋之案律盜宗廟服御物者為奏,奏當棄市。見《史記.張釋之馮唐列傳》◇以"盜環"指犯上反叛。
1.盜劫的禍害。
1.亦作"盜火"。
2.盜賊所放的火。
3.竊取火種。希臘神話傳說普羅米修斯從天上盜取火種帶到人間,因此觸怒主神宙斯,被鎖在高加索山崖,但他寧受折磨,堅毅不屈。
1.結聚成伙的盜賊。
1.盜賊的行跡;盜竊的痕跡。
1.謂過量痛飲。
1.亦作"盜劫"。
2.盜竊掠奪。
3.搶劫殺害。
1.竊取克扣。
1.非法截留。亦指非法截留的財物。
1.《淮南子.泛論訓》"齊人有盜金者,當市繁之時至掇而走,勒問其故曰'而盜金于市中何也?'對曰'吾不見人,徒見金耳。'"后用為自欺欺人的典實。
2.《漢書.直不疑傳》"為郎,事文帝。其同舍有告歸,誤持其同舍郎金去。已而同舍郎覺,亡意不疑,不疑謝有之,買金償◇告歸者至而歸金,亡金郎大慚。"后用為無端見疑的典實。
1.亦作"盜警"。
2.謂發生盜賊劫掠事件。
1.竊據。
1.為盜之具。指謀取私利的手段。
1.割據;強占。
1.私自開通水道;非法決裂堤岸。
1.亦作"盜掘"。
2.猶盜發。
1.謂營私舞弊以亂軍。
1.非法征收賦稅。
2.見"盜賊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