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盜竊財物。
2.盜賊的財物。
1.亦作"終歿"。
2.壽終。
1.見"終沒"。
1.謂耕盡全部田畝。古代于立春日,天子行始耕之儀,公卿以下亦耕數鍬,然后庶民盡耕之。
劉肅《大唐新語·隱逸》載唐代盧藏用早年隱居終南山,后以高士被征召入朝,當了大官。道士司馬承禎也曾被召入京,卻苦辭要回天臺山。盧藏用指著終南山對他說此中大有佳處,何必在遠?”承禎慢慢答道以仆所觀,乃仕宦捷徑耳。”盧藏用露出慚愧之色◇就以終南捷徑”比喻謀求官職或名利的捷徑。也喻快速達到目的的途徑或手段。
在陜西省西安市南。秦嶺山峰之一,包括翠華山、圭峰山、南五臺等峰。主峰海拔2604米。風景秀麗,有南山湫、金華洞、玉泉洞、日月巖等勝跡。為西安游覽勝地。
①全年;一年到頭終年忙碌|這山頂上終年積雪|這里終年不下雨。②人去世時的年齡終年九十歲。
1.篇末。
2.終竟全篇。
1.終極;窮盡。
2.終身窮苦。
交響曲、奏鳴曲、四重奏等大型器樂曲的最后樂章。也指歌劇、舞劇每一幕(通常為最后一幕)最后一場的配樂。
1.整天。
2.良久。
1.謂服滿父母去世后三年之喪。
①一生;一輩子終身不娶|終身不仕。②特指婚姻大事終身大事|女兒的終身未了,做父母的總放心不下。
人們在一生中所受到的各種培養的總和。包括教育體系的各個階段和各種方式,既有學校教育,又有社會教育;既有正規教育,也有非正規教育。主張在每一個人需要的時刻以最好的方式提供必要的知識和技能。終身教育思想成為很多國家教育改革的指導方針。
法院對案件的最后一級審判。我國實行兩審終審制,中級人民法院、高級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的第二審就是終審。最高人民法院的第一審也是終審。
一生;一輩子奮斗終生|碌碌終生。
1.從開頭到結局;事物發生演變的全過程。
2.引申為有始有終。
3.周而復始。
1.自始至終,一直不變。
1.自始至終都不改變。
1.一生。
春季最后一次出現的霜。中國各地終霜期不同,北方遲于南方,內陸遲于沿海,山區遲于平原。由于每年氣候情況不同,各地終霜期有早,有遲。
1.終年;整年。
①終日;整天終天唉聲嘆氣|他終天手不釋卷。②終身。一般用于死喪永別、遺恨無窮等情況終天之恨|抱恨終天|莫言三里地,此別是終天。
1.《漢書.終軍傳》載終軍,濟南人。字子云。少好學,年十八選為博士弟子。武帝任為謁者給事中,累擢諫議大夫◇奉命赴南越(今兩廣地區)說南越王入朝。南越王愿舉國內屬而其相呂嘉不從,舉兵殺王及終軍。死時年僅二十馀,時稱"終童"?!稘h書》有傳.后因用以為稱頌少年有為的典故。
1.通宵;徹夜。
1.謂宴席結束。
1.古代舉行祀典時,有三獻之禮,第三次獻爵稱"終獻"。
1.徹夜;通宵。
1.在此安身終老的想法。
①辭官回家奉養父母或祖父母,直到壽終為止愿乞終養|索性趁老太太還在,告個終養,不為忠臣,便為孝子。②退職養老其有年衰患病情愿終養者,聽其回籍。
1.通宵;徹夜。
副詞。到底;終究;畢竟試驗終于成功了|終于回來了|終于,我們又見面了。
1.終結;斷絕。
1.結束;停止。
1.終竟一紙。
1.父母去世服滿三年之喪。
2.死者生前對喪葬禮制的囑咐。
1.即終葵。椎。古代碎土農具。
1.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有塊狀根狀莖。葉基生,長達50厘米,有長柄?;ㄗ仙?。生于山谷﹑密林下濕地。根﹑葉供藥用,葉片可包粽。
1.也作"蝃蝥"。
2.即蜘蛛。
特別疼愛自幼聰慧,倍受鐘愛。
1.時鐘機件的一部分﹐是根據單擺的原理制成的﹐左右擺動﹐通過一系列齒輪的作用﹐使指針以均勻的速度轉動。
1.鐘和云板。舊時權貴之家或僧寺敲擊以報時或集眾。鐘﹐通"鐘"。
1.即鐘表。
1.鐘和表的總稱。
1.鍾子期靈敏的聽覺。謂知音。
1.鐘和鼎。
2.喻富貴榮華。
3.指鐘鼎文。
1.見"鐘鼎之家"。
1.比喻富貴和隱逸。
即金文”(1038頁)。
1.富貴宦達之家。
1.指夜深人靜時刻。古代亥時(相當于午后九時至十一時)以后﹐人們開始安息﹐稱為人定。人定鳴鐘為信﹐故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