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古官名。五行官之一。
2.指古代主管水利事務的官員。
3.五行學說謂水為主宰。
1.僧徒的塔狀盛尸器。
1.放神主的龕。
①掌管戒律的喇嘛。②喇嘛寺的主持人。③原西藏地方政府的僧官名。
1.漸近;漸漸。
1.猶適合。
2.正好;正可以。
1.能夠。
2.才能;擅長。
澳大利亞首都。人口30萬(1994年)。城市以格里芬湖為中心,湖南為行政區(qū),湖北為商業(yè)中心。多公園和林地,有花園城”之稱。有國立堪培拉大學、圖書館、藝術(shù)館等。
1.忍受。
1.高士;賢能之士。
〈書〉風水。
1.古時為占候卜筮者之一種◇專稱以相地看風水為職業(yè)者,俗稱"風水先生"。
1.高貌。
1.深陡。
1.高峻。
1.亦作"嵁巗"。
2.高峻的山巖。
1.見"嵁巖"。
1.猶言中興。謂平定叛亂,復興王業(yè)。
1.平定誅戮。
平定叛亂。
1.消弭禍亂。
1.勝天;控制自然界。
1.平定殲滅。
1.平定。
1.坑穴。喻險境。
1.憤恨。
坎兒1指最緊要的地方或時機;當口兒這話說到~上了ㄧ事情正處在~上。 坎兒2 [kǎnr]同‘侃兒’。
1.涂棺用漆的一種『喪制,中二千石以下,棺用"坎侯漆"。
(~兒)不帶袖子的上衣(多指夾的,棉的,毛線織的)。
1.亦作"埳井之鼃"。
2.淺井里的青蛙。《莊子.秋水》"子獨不聞夫坎井之蛙乎?謂東海之鱉曰'吾樂與!出跳梁乎井干之上……且夫擅一壑之水﹐而跨踤坎井之樂﹐此亦至矣﹐夫子奚不時來入觀乎!'"后因以比喻見識短淺。
1.亦作"坎阱"。
2.猶陷阱。
擬聲詞坎坎伐檀兮。
①道路、土地坑坑洼洼~不平。②〈書〉比喻不得志半世~。
墨西哥旅游城市。在尤卡坦半島東北端,濱加勒比海。人口10萬多(1986年)。灘上棕櫚、椰樹成林,風光綺麗。附近地區(qū)為古瑪雅文化搖籃之一,古跡甚多。為療養(yǎng)、旅游勝地和會議中心。
1.《易.說卦》"坎者,水也,正北方之卦也,勞卦也,萬物之所歸也。故曰勞乎坎。"后因以"坎勞"指北方。
1.坎凇
1.艱險的道路。
1.道教指汞,內(nèi)丹家謂為人體內(nèi)的陰精。與"離女"相對。
烏干達首都和最大城市。人口774萬(1992年)。歷史古都。全國經(jīng)濟、文化中心和交通樞紐。有農(nóng)產(chǎn)品加工、紡織、水泥等工業(yè)。有國際航空站。市內(nèi)有宮殿、廟宇、清真寺等歷史文化勝跡。為旅游勝地。
中藥上指臍帶。
1.《周易》中的《坎》卦有險﹑陷等義,因以"坎深"喻險境。
1.古代挖地為坎,壘木為壇。坎以祭寒﹑月等神,壇以祭暑﹑日等神。《禮記.祭義》"祭日于壇,祭月于坎,以別幽明,以制上下。"
英國喬叟作于1387-1400年。收有一篇總引和二十三篇故事。絕大部分用詩體寫成。寫一群從倫敦到坎特伯雷去朝圣的香客在旅途中輪流講述的故事。香客中有騎士、侍從、自耕農(nóng)、鄉(xiāng)紳、教士、商人等,構(gòu)成了14世紀英國社會的縮影。
維吾爾族用于鋤地、挖土等的農(nóng)具,用鐵制成。
1.維吾爾族地區(qū)主要農(nóng)具之一,用鐵制成,與鋤頭類似,用以鋤地﹑挖土等。
1.見"坎井之鼃"。
1.猶下陷,塌陷。
2.指低洼。
1.古人分樂音為八類,謂之"八音",以與"八卦"相對應。其應坎卦者謂之"坎音"。
1.謂遇險而止。
1.遇坎而止,乘流則行。比喻依據(jù)環(huán)境的逆順確定進退行止。語本《漢書.賈誼傳》"寥廓忽荒,與道翱翔。乘流則逝,得坎則止。"顏師古注"孟康曰'《易》坎為險,遇險難而止也。'張晏曰'謂夷易則仕,險難則隱也。'"
也作坎廩”。困頓;不得志志士坎b147#終日坎b1472其身。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