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禮冠與手版,皆古代王公大官之服飾,因以指仕宦者。
1.合乎程式。
1.入朝奉侍。
1.入場考試。
獲得老師學問技藝的真諦入室弟子|升堂入室。
1.語出《后漢書.鄭玄傳》"時任城何休好《公羊》學,遂著《公羊墨守》﹑《左氏膏肓》﹑《谷梁廢疾》。玄乃發《墨守》,針《膏肓》起《廢疾》。休見而嘆曰'康成入吾室,操吾戈以伐我乎!'"后以"入室操戈"比喻以其人之說反駁其人。
1.指能得師傳,學問或技藝造詣精深者。
1.潤飾添加。
1.水中泥草。
1.受雨水滋潤。
1.女婿的美稱。
①使滋潤;不干燥春雨潤澤著大地|時時灌溉,常令潤澤|雨后的鮮花,潤澤可愛。②恩澤群臣莫不被潤澤,蒙厚德。③給予恩惠布德施教,潤澤海宇。
1.潤色糾正。
1.光澤細致。
1.滋潤。
1.潤濕貌。
1.見"閏基"。
1.猶財富。
1.亦作"閏?"。亦作"閏鍅"。
2.農具名。大鋤。
3.基業﹔家業。
4.才略。
1.揉搓。
1.祭名。尸未食前之祭。
1.浸揉藍草作染料。詩詞中用以借指湛藍色。
1.按揉。
1.揉搓撫弄。
1.揉搓,摩擦。
1.謂隨節拍伴舞。
1.見"挼莎"。
1.亦作"挼挱"。亦作"挼挲"。
2.揉搓,搓摩。
1.見"挼莎"。
1.雙手交叉擺動。
1.揉搓浸漬。
1.兩手相切摩。
1.同"捼莎"。
1.即若敖鬼。
1.若敖氏之后代楚國令尹子文,擔心其侄兒越椒將使若敖氏滅宗,臨死時聚其族人,泣曰"鬼猶求食,若敖氏之鬼不其餒而?"后若敖氏終因椒的叛楚而滅絕。事見《左傳.宣公四年》◇因以"若敖鬼"指絕嗣。
1.你們。
2.這些人,這等人。
1.像野獸折斷了頭角一樣。比喻危懼不安的樣子。
2.叩頭的聲響像山崩一樣。形容十分恭敬的樣子。
1.元代方言。猶不然。沙,語助詞。
1.形容身體羸弱,好像連衣服的重量都不能承擔。
1.猶你們。
1.同"若出一轍"。
1.像從一個車轍里出來的。比喻言論﹑行動﹑遭遇等完全一樣。
1.此,這;這些。
2.如此,這樣。
1.有時記在心里,有時則忘記掉。《老子》"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后用以形容若有若無,難以捉摸。
1.大大小小。
1.若干。
1.如此,如果這樣。
1.杜若的香氣。
1.如果不是;要不是。
1.至于。用于句首或段落的開始,表示另提一事。
1.見"若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