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猶漫天要價。
1.小山丘。
1.廢墟;成為廢墟。
2.墳墓。
1.秋日的煙靄。
1.謂秋季莊稼無收。
2.秋收完畢。
1.指柏樹。
1.秋季過半之時;中秋。
1.秋試后所發的榜。亦借指秋試。
1.古代秋日祭祀社稷﹐以報神佑。
2.秋季得到的報答。指收獲。
1.指秋日澄碧的天空。
1.秋初﹐秋天開始。
1.亦作"秋飆"。
2.秋風。
1.秋鬢。
1.古代秋官的屬官。
1.宋時吳方言﹐謂立秋日鳴雷。
1.供作秋衣的帛。
1.猶殘秋。謂秋季將盡。
2.指秋日蕭條衰敗的景象。
1.清末秋季操練與檢閱軍隊﹐稱為秋操。
1.刑部的別稱。
1.秋月。
1.古代天子與諸侯于秋季舉行的宗廟之祭。
1.秋收使用的打谷場。
1.秋季的潮水。
1.秋季成熟。
2.收獲;收成。
3.指秋季成熟的莊稼。
1.秋日的旅程。
1.謂秋日天空清澈明亮。
1.秋日的蟬翼。
1.秋風。
1.秋祭。
1.秋季谷物成熟。
2.秋日登臨。
1.指馬韁繩。
1.田隴中的秋收。
1.指傳說中的古帝少昊。
1.指刑律法典。
2.指刑部。
1.秋日報更的點聲。
1.冷落的宮殿;秋日的殿堂。
1.見"秋雕"。
1.亦作"秋凋"。
2.秋日草木凋零。
1.舊時農歷八月第一個丁日是祭祀孔子的日子﹐稱秋丁。
1.老宮娥。
1.白發。
1.西方。
2.指人的晩年﹐暮年。
1.太子的寢宮。
1.秋日開放的花朵﹐多指菊花。
1.指官府秋日向民間放債。
二十四節氣之一。太陽在黃道上經過180°~195°的一段時間。約153天,為每年9月23日(或24日)至10月8日(或9日)。狹義上指太陽在天球上經過黃經180°與赤道交點(降交點)的時刻,即9月23日(或24日)。這個時刻處于秋季的中點,又稱秋分點”。此日太陽光直射赤道,全球晝夜幾乎等長。其后太陽光直射位置便向南移,北半球晝短夜長。天文學上規定秋分為北半球秋季開始。黃河以北進行秋收秋種。
1.像秋風從耳邊吹過。比喻漠不關心﹑毫不在意。
1.指漢武帝。武帝曾作《秋風辭》﹐故稱。
1.比喻威力大﹑氣勢猛。
1.見"秋風紈扇"。
中國畫。明代唐寅作。紙本立軸。水墨。畫中一位面帶寂寞惆悵神色的仕女,手執紈扇徙倚園中。背景叢竹怪石。人物裙角微揚,暗示秋風蕭瑟。主要用白描畫法,筆墨粗細濃淡富于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