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猶鋪天蓋地。形容盛多。
1.舊時為一般祈福消災舉行的"打醮"儀式,與因病或因喪事延請僧道誦經祈禱的"打醮"有別。
1.古時軍將官吏開營或排衙時,隨從唱喏,祈望平安,謂之"平安喏"。常見于元曲。
1.報告平安的使者或書信。
1.平安字。
1.清白無罪。
1.憑空;無緣無故。
1.謂平均分發。
1.平滯呆板,缺少變化。
2.下種時使泥土平坦的農具。
3.鉗工刮研用的工具,用厚的鑄鐵板制成,一面很平。
地形測量中能同時測量和繪圖的儀器。如圖所示,照準儀帶有望遠鏡、豎直度盤和直尺的稱為大平板儀”;照準儀僅由前、后覘板組成的稱為小平板儀”◇者攜帶輕便,但測得的距離和高差的精度較低。
1.亦作"平波"。亦作"平頗"。
2.平地與傾斜不平之地。語本《易.泰》"無平不陂,無往不復。"后亦常指事物的變遷不定或世道的盛衰興亡。
1.相同的輩分。
1.一片平展的綠色。
1.見"平陂"。
1.漢代陳平和周勃的并稱。兩人都是漢高祖劉邦的創業功臣,后又共平諸呂之亂。
1.平坦寬廣。
1.謂平緩地補養。
1.猶平鋪。
1.平常之舉步。比喻輕易。
1.見"平步青云"。
也作平地青云”。突然從平地升到了高空。比喻一下子登上了顯貴的地位古往今來有不少人,借著一篇文章平步青云,獲得高官顯爵。
1.江河的水面高達河岸。
1.平仄。
1.與相比較的產量大體相當。
2.順產。指胎兒經陰道與母體正常分離。
1.見"平敞"。
1.平整場地。
2.平坦的場地。
1.亦作"平廠"。
2.平坦寬闊。
1.平順暢達。
1.指平岸的潮水。
2.當潮位達到最高或最低值時,有一段短暫時間,水位比較平穩,稱為平潮或停潮。
1.謂詞氣平和而說理透徹。
2.猶言常軌。
1.見"平沈"。
1.指漢代的平當和陳翁生。兩人均從林尊受《今文尚書》。
1.語出《左傳.文公十八年》"舜臣堯,舉八愷,使主后土,以揆百事,莫不時序,地平天成。"《書.大禹謨》"地平天成,六府三事允治,萬世永賴,時乃功。"后以"平成"謂萬事安排妥帖。
1.大船名。又名平乘舫。
1.平靜清澄。
1.平張翅翼。
1.即綈。一種厚重光潔的絲織物。
1.平坦的田野。
1.古代文書中提到天神﹑地祇﹑天子﹑皇后等時應提行以示尊崇,謂之"平出"。
2.宋代中央機關的官員出任地方官,不含貶責之意,亦謂"平出"。
1.平定而根除之。
2.拜官授職。
1.謂從高處遠望,叢林樹梢齊平。
2.猶平野。
1.平坦的地方,坦途。
2.平常之處。
廣闊的平地平川廣野|有時驚疊嶂,何處覓平川?
1.仲春。
1.猶平語。
2.即評話。
1.平和純粹。多用以指人的精神品格。
1.猶言在世,健在。
1.猶言踏平。
1.謂平反免罪。
1.亦作"平淡無奇"。
2.平平常常,無奇特之處。
1.見"平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