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即綈。一種厚重光潔的絲織物。
1.離散,散去。
1.枯樹。
1.年老﹑衰敗。
1.朽腐的繩索。《書.五子之歌》"予臨兆民,懔乎若朽索之馭六馬。"后因以為典,比喻臨事慮危,時存戒懼。
1.劣馬。比喻庸才。
1.謂作國畫勾勒草圖的炭筆。
1.朽腐的繩索。
1.枯葦。
1.腐朽之物。
1.喻(才能)低劣。
1.猶衰朽。
1.惡瘡。
1.粗劣,不堅實。
1.破舊的車子。棧,車。
1.破舊兵器。
1.毀朽斷折。
1.衰朽拙劣的資質。多作謙詞。
1.腐朽的樹樁。亦喻指老朽無用的人。
1.爛竹竿作篙推舟。比喻做事的工具或條件不佳,難能成就。
1.枯樹樁。
1.猶枯骨。胔,鳥獸殘骨。
1.浸泡淘洗。
1.指柔軟滑潤的食物。
1.米汁。
1.飯的別名。
1.亦作"滫?"。
2.古時調和食物的一種方法。用植物淀粉拌和食物,使柔軟滑爽。
3.指柔滑爽口的食物。
1.滫瀡。柔滑爽口的食物。
1.洗濯。
1.優異俊美之士。
1.美好特出;秀麗挺拔。
1.漢光武帝劉秀所佩劍名。
1.陡峻的崖壁。
1.前足有秀麗文采的良馬。
1.《北史.李裔傳》"﹝李愔﹞與從父兄普濟并應秀才舉﹐時人謂其所居為秀才村。"后因謂文人較為集中的居處為秀才村。
1.謂秀才多以詩文﹑書畫之類作為饋贈之物﹐所費無非紙張而已。借指饋贈的禮物非常菲薄。
1.謂狀貌斯文。
1.謂脫離實際的知識分子難以成事。
1.秀才。
1.茂盛之草。
1.優異的人才。
1.清秀明達。
1.秀麗明澈。
1.美好特出。
1.在同輩中最為杰出。
1.秀美精純。
1.俊秀通達。
1.美而大。
1.美德。
1.年老禿頂。
1.秀美的花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