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輯錄某個作家或許多作家詩篇的書。前者如《人境廬集外詩輯》﹔后者如清吳灝編的《杭郡詩輯》。
1.短促。
近似立方體的骨,如腕骨、跗骨等。
1.一種中式短上衣。
1.日影短。謂白晝不長或將盡。晷,日影。
2.泛指短暫的時間。
管樂器,和小號的結構相似而號管較短。
古代貧苦人穿的豎裁的粗布短衣,省料而方便勞作舍其錦繡,鄰有短褐而欲竊之。
1.見"短褐不完"。
1.連粗布短衣也穿不周全。形容生活窮苦。
1.粗布的短衣。
1.即短后衣。
1.后幅較短的上衣,便于活動,多為武士之衣。語出《莊子.說劍》"吾王所見劍士,皆蓬頭﹑突鬢﹑垂冠,曼胡之纓,短后之衣,瞋目而語難。"郭象注"短后之衣,為便于事也。"
1.短促。指時間。
1.同"短狐"。
1.即蜮。又名射工。傳說能含沙射影﹑使人得病的怪物。
1.關于別人缺點﹑錯失的話。
1.謂短淺的思慮。亦用作謙詞。
1.蔬菜名。即矮黃。薹菜的一種。
1.讒言中傷。
1.亦作"短檝"。
2.短槳。亦指代小船。
1.見"短楫"。
1.淺陋的計謀。
2.猶短見。自殺。
1.減低或壓低價格。
1.亦作"短箋"。
2.簡短的信函。
1.指簡短的文書﹑札記等。
2.簡短的信件。
①短淺的見解。②指自殺自尋~。
1.見識淺短。
1.短小的劍。匕首之類。
1.古軍中樂器,吹角之一種。
1.謂短兵相接。
1.日影短。謂白晝不長或將盡。
2.喻指時日無多的暮年。
1.謂時間短促。
1.指短詩。
1.指短篇詩文,或短幅畫卷。
2.指揭人短處的文書。
1.形容短的樣子。
中篇小說。蔣光慈作。1927年發表。1927年2月,上海工人階級舉行武裝起義,許多同志英勇犧牲。領導干部楊直夫、史兆炎總結失敗教訓,積極準備,等待時機。3月21日,在共產黨領導下,幾十萬工人舉行罷工,接著又舉行第三次武裝起義,終于取得了勝利。是現代文學史上第一部表現中國共產黨領導工人武裝斗爭的小說。
1.指結帳時現金的數額少于帳面的數額。
1.低矮的籬笆。
1.指唐代詩人李紳。
1.見"短歷"。
1.小的笠帽。
1.矮小丑陋。
①電路中電勢不同的兩點直接碰接或被阻抗(或電阻)非常小的導體接通時的情況。發生短路時電流強度很大,往往損壞電氣設備或引起火災。②〈方〉攔路搶劫。
1.謀慮淺陋不周。
1.謂識見短淺,考慮不周。
1.短小的評論文章。
1.輕便小帽。
1.壽命短促。
2.詈詞。
1.詈詞。
1."足陌"的對稱。以不足實數一百而當百錢使用的錢。陌,通"百"。
1.短的樂曲。弄,樂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