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謂短兵相接。
1.官名。宋代設置。原名通事舍人,政和中改稱宣贊舍人,掌傳宣贊謁之事。
1.奉皇帝命令辦理的喪葬。
1.舒暢,舒展。
①一國向敵對國家宣布進入戰爭狀態的聲明。根據1907年《海牙公約》規定,宣戰必須在開戰前宣告,可以表明宣戰的理由。是否宣戰并不能決定戰爭的性質,侵略戰爭即使經過宣戰,也是非正義的。②泛指開展激烈斗爭向大自然宣戰。
1.昭明,顯彰。
1.謂帝王下令招納。
1.宣揚;顯揚。
1.謂帝王召見臣下。
1.宣讀詔書;下達詔命。
2.謂帝王召見。詔,召。
3.指詔命。
1.明哲;明智。
1.謂遍及。
1.宣揚和振作。
1.宣揚政教。
2.唐長安宮殿名。在大明宮內,凡隆重儀式,多于此舉行。
3.宋徽宗年號政和﹑宣和的并稱。亦借指宋徽宗。
1.唐代宮門名。在宣政殿之前。
1.謂人眾多密集。
1.亦稱"壓腳章"。
2.蓋在字畫下角的印章。所刻多為詩句或成語。
1.見"壓腳圖書"。
1.押送;押運。
稱親朋好友用酒食等安慰受驚恐的人準備酒席,與兄長壓驚。
1.謂敵軍緊逼國境。
1.猶安靜,肅靜。
1.米酒釀制將熟時,壓榨取酒。
1.宋時一些官吏額外支領作釀酒用的糧食。囊,指糧袋。亦泛指俸給。
1.詩文書畫中壓倒其他作品的最佳之作。
1.事成之前預付的財禮。
①垂直作用于物體表面上的力。往墻上按圖釘時,手指對圖釘垂直作用的力,即是圖釘所受的壓力。放置在斜面上的物體對斜面施加的壓力,其大小等于物體所受重力沿垂直于斜面方向的分力。②比喻威逼人的力量輿論壓力|精神壓力。
在密閉狀態下加熱,增加鍋內壓力,提高鍋內所煮食物沸點的炊具。設有控制壓力的重錘閥和防止爆破的安全塞等。能減少烹調時間、節約燃料。
1.妝奩。
1.謂掠買平民子女為奴婢。
1.猶壓制。
利用滾輪碾壓土壤或路面的機械。有雙輪、多輪等機種,廣泛應用于筑路工程中。
1.謂以山壓卵,極言以強壓弱。
1.謂讓沒役使的馬負重跑動,以鍛煉馬的體力。
1.在蔓生作物的莖蔓上,每隔一定距離壓以土塊,使莖蔓定向生長,以便管理,并能使植株受光良好,促生不定根以增加吸收能力及防止莖蔓和幼果被風吹損。
1.睡眠中感到壓抑而呼吸困難的夢。多由疲勞過度﹑消化不良或大腦皮層過度緊張引起。迷信者以為是狐鬼捉弄人。
1.土壓和水淹。指意想不到的外來災禍。
1.亦作"壓鈕"。
2.謂覆壓在璧紐上。語出《左傳.昭公十三年》"初,共王(楚共王)無冢適,有寵子五人,無適立焉。乃大有事于群望,而祈曰'請神擇于五人者,使主社稷。'乃徧以璧見于群望曰'當璧而拜者,神所立也。誰敢違之?'既乃與巴姬密埋璧于大室之庭,使五人齊而長入拜。康王跨之,靈王肘加焉,子干﹑子晰皆遠之﹐平王弱﹐抱而入﹐再拜﹐皆厭紐。"厭﹐同"壓"◇因以"壓紐"為作國君的預兆。
1.見"壓紐"。
1.謂用不恰當的話強加于人。
1.平息怒氣。
1.買賣不動產時,買方先付與賣方一部分錢,將賣方的產業契約作抵押。
1.把綠肥作物或采集的野草﹑樹葉埋到田地里做肥料。
1.平定,消釋。
1.方言。謂日將落山。
1.在軍隊中作后衛。
2.猶放哨。
1.猶言護身。
1.迷信謂用符咒等法除邪得吉。
1.請人做事,先付一部分酬金,表示不讓他空手一無所得。
1.明永樂年間所制的一種精致瓷器名。杯中心畫雙獅戲球圖,球內刻"大明永樂年制"六字,細若粒米,最為上品。畫鴛鴦及花卉者較次。參閱明谷應泰《博物要覽.志窯器.新舊饒窯》。
1.舊俗除夕用盤雜盛各種果品食物消夜稱壓歲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