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見"瓶竭罍恥"。
1.猶吉祥。
1.慶父,春秋魯莊公弟。莊公去世,子般即位。慶父使圉人殺子般立閔公,后又殺閔公而奔莒。時齊大夫仲孫湫吊魯回來,對人說"不去慶父,魯難未已。"事見《左傳.閔公元年》﹑《史記.魯周公世家》◇常以慶父喻禍根,以"慶父不死,魯難未已"喻禍根不除,不得安寧。
1.慶賀勝利;表彰立功者。
1.謂身受福惠。
1.慶祝,棕。
2.指前來棕的人。
1.喜慶的宴會。
1.福惠。
1.幸福的根基。
1.神話中水怪名。
1.古代武冠的一種。因像涸澤之精怪慶忌所戴的大冠,故名。一說即趙惠文王所造的惠文冠。參閱《晉書.輿服志》。
1.吉慶的節日。
1.慶幸喜悅。
1.對賞賜的敬稱。
2.指賞之以福祿。
1.語本《書.呂刑》"一人有慶,兆民賴之。"后以"慶賴"謂慶幸得到依靠。
1.吉慶之禮。
北宋仁宗時的政治改革。1043年(慶歷三年),參知政事范仲淹提出明黜陟、抑僥幸、精貢舉、擇官長、均公田、厚農桑、修武備、減徭役、推恩信、重命令”等十項整頓政事的主張,被仁宗采納,頒詔推行◇因受反對改革的官僚的誣陷,范仲淹等遭到貶逐,改革持續一年即終止。
1.東漢慶鴻與廉范的并稱。
1.指古代以為祥瑞的慶云﹑靈芝等。
2.古謂先人的積善與福蔭。
1.謂福運昌隆。
1.謂福慶之家。
1.謂福澤綿延。
1.褒獎勉勵。
1.可慶的時運。
1.棕喜慶熱鬧之事。舊時賀結婚叫暖房,賀生日叫暖壽,賀遷居叫暖屋,故云。
1.吉慶之期。
1.吉慶和協。
1.人名。即荊軻。衛人稱為慶卿。
1.吉祥,祥瑞。
1.喜悅的顏色。
1.猶吉祥。
1.謂奉觴慶賀。
1.賞賜。
2.指節日的歡慶玩賞。
1.猶賞賜。
1.卿﹑大夫﹑士的泛稱。
1.《禮記》學的一派,為漢慶普所傳,故名。
1.吉宅。
1.祝壽,慶祝誕辰。
1.見"牽絲"。
1.吉慶安泰。
1.謂福澤綿延。
1.慶賀歡騰。
1.慶賀慰問。
1.慶賀聘問。泛指棕存問。
1.猶恩澤。
1.喜慶。
2.慶幸。
1.見"牽絲"。
1.以為有幸而欣羨。
2.謂可賀可羨。
1.吉祥之兆。
1.敬稱他人的書簡。參閱明彭大翼《山堂肆考.羽集.文史》。
1.即慶云。
2.謂慶云煥彩的天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