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慶賀勝利;表彰立功者。
1.猶福祿。
1.德語formalin的音譯。亦譯作"福爾馬林"。甲醛的水溶液。
1.享福的命運。
1.傳說中陰司地府的判官。
1.祭祀所用的物品。也常用以指稱上品。
指享受幸福生活的命運有~ㄧ~大。
1.指幸福安樂的地方。
1.使謙虛者得福。
1.幸福。
1.古代一種用來求吉辟邪的錢幣。
1.通往福壽的道路和車子。指獲取福壽的途徑。
1.堪輿家所稱地脈靈氣所鐘之地。
1.有福的人。
2.賜福于人。
福氣像東海一樣無邊無際。用作對人的祝頌(多與 ‘壽比南山’連用 )。
1.福德善行。
2.賜福給善良的人。
1.謂賜福給為善的人,降禍給作惡的人。常用為勸人行善之詞。
1.佛教所設布施修福的處所。
2.猶福堂。指監獄。
1.能賜人幸福的神靈。
1.供祀神用的食物。
2.稱日常膳食。
1.幸福的事。
2.祭祀齋戒等求福的事。
1.隋唐時自殘手足之稱。因手足殘廢則可避征戍,故稱"福手福足"。
1.幸福長壽。
1.鴉片的別名。
1.祝頌語。謂幸福﹑長壽﹑健康﹑安寧諸福齊備。
1.幸竿年壽兩樣全備。
1.酒的別名。
①斯蒂芬·柯林斯·福斯特(stephencollinsfoster,1826-1864)。美國作曲家。早年當過倉庫管理員。作有通俗流暢、具有民歌特色的歌曲約二百首,并自撰歌詞,以《故鄉的親人》、《哦!蘇珊娜》、《我的肯塔基老家》、《老黑奴》等流傳最廣。②愛德華·摩根·福斯特(edwardmorganforster,1879-1970)。英國小說家。劍橋大學畢業。曾任報刊編輯。兩次游歷印度。1921年受聘為印度德瓦斯大君的秘書。代表作為長篇小說《霍華德莊園》和《印度之行》。
1.見"福算"。
1.亦作"福筭"。
2.指壽命。
1.謂福蔭及于子孫。
1.福德聚集的地方。
2.指監獄或囚系犯人的地方。
1.佛教語。佛教以為供養布施,行善修德,能受福報,猶如播種田畝,有秋收之利,故稱。
1.袈裟之別稱。
1.宋代京師所設收養老幼殘疾貧民的救濟院。
1.幸福的地方。常指神佛所居之處。
1.猶威福。指賞罰予奪。
幸運的事情不會連續到來(常與‘禍不單行’連用)。
1.見"福不重至,禍必重來"。
1.《周禮.天官.膳夫》"凡祭祀之致福者。"賈公彥疏"諸臣自祭家廟,祭訖,致胙肉于王,謂之致福。"因謂祭祀所用酒肉為福物。
1.見"福喜"。
1.亦作"福憙"。亦作"福禧"。
2.幸福吉慶。
1.見"福喜"。
1.福的先導。指善。
1.指神仙所居﹑福德所集的地方。
有福氣的相貌。
1.幸福吉利。
2.福德的征兆。
1.亦作"福向"。
2.謂神明受祭饗而賜福。
1.見"福饗"。
象征能給大家帶來幸福、希望的人或事物。
1.幸福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