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捕捉捆綁。
1.亦作"灼爚"。
2.鮮明貌;光彩貌。
1.古之酷刑。燒灼身體。
1.照亮天空。
1.焦慮貌。
1.熱貌。
1.亦作"灼耀"。
2.明亮耀眼。
1.照亮黑夜。
1.見"灼爍"。
1.明白了解。
①明亮的樣子目光灼灼。②鮮明的樣子灼灼其華。
1.明亮熾盛。
1.灼龜之鉆木。鉆木取生荊枝或生堅木為之。燒熱鉆木灼龜甲以占卜。
1.古代用火燒灸龜甲,視其裂紋以測吉兇。
1.肥壯。
1.猶茂盛。
1.扎實;健壯結(jié)實。
1.發(fā)芽。
1.據(jù)宋沈括《夢溪筆談.人事一》載,歐陽修主試,舉子劉幾好為怪險之語,曰"天地軋,萬物茁,圣人發(fā)。"修斥之◇以謂文詞怪異生澀。
1.草木初生貌。
1.謂削去樹皮使露出白色的木質(zhì)。語本《史記.孫子吳起列傳》"乃斫大樹白而書之。"
1.破壞;敗壞。
語本《莊子·徐無鬼》郢人堊漫其鼻端若蠅翼,使匠石斫之。匠石運斤成風,聽而斫之,盡堊鼻不傷,郢人立不失容?!焙笠皂奖恰北扔骷妓嚦墒旄叱?。
1.鏟除。
1.砍擊刺殺。
2.比喻中傷。
1.剁切草料。
1.砍地。表示憤激。
2.鋤地。
1.亦作"斫雕為樸"。
2.見"斫雕為樸"。
1.砍斷;截斷。
1.指技藝高超的人。
1.砍伐。
1.書畫用筆中啄磔之類的技法。
1.螳螂的別名。
1.割取敵人的左耳。古代戰(zhàn)爭中以此計功。
1.砍斫;打擊。
1.斬斷脛骨。典出《書.泰誓下》"斫朝涉之脛﹐剖賢人之心。"孔傳"冬月見朝涉水者,謂其脛耐寒,斬而視之。"
1.開辟。
1.見"斫鲙"。
1.亦作"斫膾"。
2.薄切魚片。
1.亦作"斫礱"。亦作"斲礲"。
2.砍削磨光。語本《谷梁傳.莊公二十四年》"禮﹐天子之桷﹐斫之礱之﹐加密石焉。"陸德明釋文"斵,削也。礱之,磨也。"
1.謂芟除草木。以成通道。
1.亦作"斫輪"。
2.斫木制造車輪。
3.借指經(jīng)驗豐富﹑水平高超。
4.指經(jīng)驗豐富﹑水平高超的人。
典出《莊子·天道》桓公讀書于堂上,輪扁斫輪于堂下。輪扁覺得自己斫輪得心應手,但其中奧妙無法用語言表達,因而認為桓公所讀圣人之書,必為古人的糟粕◇以斫輪老手”指有豐富經(jīng)驗而技藝純熟諳練的人。
1.亦作"斫輪手"。
2.經(jīng)驗豐富﹑技藝精湛的人◇常喻指詩文等方面的高手。
1.被砍削的樹。
2.伐木。
1.摧殘;傷害。
1.斬殺;砍殺。
1.切魚。
1.復姓。北齊有斫胥光弁。見《北齊書.上洛王思宗傳》。
1.砍殺。
1.劫營;偷襲敵營。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