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語本《莊子·徐無鬼》郢人堊漫其鼻端若蠅翼,使匠石斫之。匠石運斤成風,聽而斫之,盡堊鼻不傷,郢人立不失容。”后以斫鼻”比喻技藝成熟高超。
1.講宣佛教戒律。
1.謂訂盟媾和。
1.講解發蒙。
1.講解發明。
2.講清楚﹐說明白。
1.謂講談五行星占﹑天命氣運。
1.謂謀議政事。
1.研討切磋。
1.講習磨礪。
1.講習切磋。
1.議論品評。
1.講論辯難。
1.謂說法誦經。
1.猶講治。治草為耨﹐借指治學。語本《禮記.禮運》﹕"陳義以種之﹐講學以耨之。"
〈方〉商談價錢或條件。也說講盤子。
1.講和﹐媾和。
1.中間人的說合費用。
1.講習切磋。
1.說親事﹐議婚。
替人求情,請求寬恕。
1.講業勸學。
1.講勸禮讓。
1.演武練兵。
1.習武練兵。
1.講說傳布。
2.謂講花散落。
1.古山名。
1.講學﹑傳經的堂舍。
1.習射。
高等學校中職別次于副教授的教師。
1.指蘇州虎丘生公講臺。也稱千人石﹑生公石。相傳為南朝梁竺道生說法之處。
1.高僧講經說法時敲擊的鐘。
1.即講史。
1.議和的使者。
1.訓練士卒。
1.謀議軍政大事。
2.講經之事。
1.講究考校。
1.講堂。指儒師講學之堂舍。
2.講堂。指僧徒說法講經之堂舍。
1.猶言說三道四。
1.講論解釋。
1.講故事的人。
講解傳授~數學課。
1.解釋書的內容﹔講課。
1.王莽時所置主講《尚書》的學官。
1.三國魏嵇康常鍛于大柳樹下﹐與親舊呂安﹑向秀等人清談。見《晉書.嵇康傳》◇用為思念親舊的典故。
1.佛教語。指講經說法的寺院。
2.特指區別于禪寺和律寺的"教寺"。
1.修舉祀典。
1.講舍﹔講堂。
2.講論肄習。肆﹐通"肄"。
1.謂講習學業﹐誦讀詩書。
1.演習﹔閱軍。
1.講習探索。
在教室或會場的一端建造的高出地面的臺子,人在上面講課或講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