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①因票面金額超過存款余額或透支限額而不能生效的支票。②比喻不實踐的諾言。
1.養老院。
在中國,指由政府撥款或社會集資興辦,各地民政部門管理的社會福利機構。主要安置社會上無家可歸、無依無靠、無生活來源、無生活能力的孤寡老人。1979年后改稱社會福利院。參見社會福利院”(965頁)。
1.保持﹑增長樂趣。
1.調養治理。
1.保養﹑增強精力。
1.培養并保持廉潔的美德。
2.見"養廉銀"。
1.清制,對官吏除發常俸外,另給恩俸名曰"養廉";或劃給土地,以供收租,名曰"養廉地"。
1.清制,官吏于常俸之外,規定按職務等級每年另給銀錢,曰"養廉銀"。文職始于雍正五年,武職始于乾隆四十年。
1.培養﹑提煉。
1.養護醫療。
1.能供給有機體營養的物質。
2.比喻有益于事物發生﹑發展的成分。
1.保養軀體使延年益壽。
1.保養鐵路或公路。
1.養成禍亂。
2.姑息﹑縱容叛亂。
1.供養不足。
1.謂以蒙昧自隱,修養正道。語本《易.蒙》"蒙以養正﹐圣功也。"孔穎達疏"能以蒙昧隱默﹐自養正道﹐乃成至圣之功。"
2.教養童蒙。
1.培育﹑保養禾苗。
2.方言。謂土地肥沃,能使幼苗茁壯成長。
1.養育人民。
1.保養名聲。
2.博取虛名。
1.保養性命。
1.被撫養人的非生身之母。
2.舊時也用以稱鴇母。
1.調養視覺;滿足眼睛觀察欣賞美好事物的需要。
1.養育治理。
1.招募蓄養。
1.調養內心,培養自己的思想品德。語本《莊子.達生》"豹(單豹)養其內,而虎食其外。"
1.婢女,如丫環﹑乳母之類。
1.飼養牛。
2.御廄所養的牛。
1.生女。
2.收養的非親生的女兒。
3.為偷情而供養關系不正常的女子。
1.謂偷養外室,調戲婦女。
1.入贅的女婿。
1.從事燒煮烹調的女奴。
1.謂滋養元氣。
2.謂涵養月光。
1.奉養老人。
1.保養元氣;涵養本有的正氣。語本《孟子.公孫丑上》"我善養吾浩然之氣。"
2.指涵養。
3.指道家煉氣。
4.長養生物之氣。
5.氧氣。
1.指飲食之器。
2.培養人才。
1.助長豪強。
1.見"養癰"。
1.奉養父母。
1.涵養性情。
1.謂欲望滋長并求得滿足。
1.撫養保全。
1.供給人民生活所需。
2.教育熏陶他人。
3.謂使人得到補益。
1.培養﹑積累仁德。
1.指夏至。白晝最長,故稱。養,通"羕"。
1.保養銳氣。
1.見"養威蓄鋭"。
1.保養容顏。
1.謂極力供養。殺,同"煞",形容極甚之辭。
1.培養美德﹑才能。
1.猶養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