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指沙鑼。參見“沙鑼”。
1.出自《云麓漫鈔》軍中以鑼為洗,正如秦漢用刁斗可以警夜,又可以炊飯,取其便耳。
2.
打擊樂器。形狀如平而淺的銅盤,用槌敲打。
1.出自《元史·刑法志四》諸軍官鳩財聚眾,張設儀衛,鳴鑼擊鼓,迎賽神社……并記過。
2.出自《水》他們早就擔了心事的湯家闕的那方,猛然響起了緊急的鑼聲。
1.古代祭祀所用器具。沮,通"俎"。
1.詆毀,攻訐。
1.阻撓遏制。
〈書〉阻止。
1.詆毀,誹謗。
1.沮喪頹廢。
2.阻遏,廢棄。
1.沮水與汾水的并稱。亦指沮汾兩水之間的地區。
1.沮喪憤懣。
1.謂受挫而降伏。
1.阻止;阻撓。
1.破壞擾亂。
1.猶阻隔。
1.毀壞;敗壞;破壞。
1.詆毀。
1.敗壞惑亂。
2.疑惑。
1.破壞阻遏。
1.阻隔。
1.責難,阻撓。
1.破壞瓦解。
2.阻格消除。
1.恐嚇。
2.氣餒而惶恐。
1.潰敗。
1.阻力。
1.阻撓干擾。
1.阻撓。
1.阻止。
1.猶齟齬。
1.謂水淹之患。
1.低洼泥濘。
1.亦作"沮衵"。
2.謂受挫而沮喪。
1.沮水與漆水的并稱。亦指此兩水之間的地區。
1.喪氣,情緒低落。
1.詆毀拋棄。
1.收斂。
1.謂受挫而收斂。
1.復姓。原為匈奴官名,后遂以為姓氏。晉有沮渠蒙遜。見《晉書.沮渠蒙遜載記》。
1.謂阻止惡行,勉勵善事。
1.阻撓。
1.沮喪不安。
1.毀辱;屈辱。
1.低濕之地。
2.指低濕。
1.低下陰濕的地方。借指牢獄。
1.阻塞。
1.沮喪渙散;潰散。
①灰心失望神情~。②使灰心失望~敵人的精神。
1.挫傷;毀傷。
1.破敗的屋子。
1.恐懼。
1.低洼潮濕。
1.相傳為黃帝的四個史官之一。
1.頹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