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古書上指黑鬃的白馬。
2.
名詞
(Luò)姓。
3.
見“駱駝”。哺乳動物,反芻類,身體高大,背上有肉峰。能耐饑渴,適于負重物在沙漠中遠行。
1.
駱馬。
1.出自《詩·魯頌·??》有驒有駱,有騮有雒。
2.出自《淮南子·時則訓》天子衣白衣,乘白駱。
3.出自《不能忘情吟》駱力猶壯,又無虺??。
4.出自《題郭元德所藏龔圣予瘦馬圖》詩思昔先朝十二閑,??骃騏駱充其間。
2.
見“駱駝”。哺乳動物。軀體高大,背有駝峰,或單或雙。蹄扁平,蹄底有肉質的墊。性溫順,能反芻,耐饑渴,可負重致遠,是沙漠地區的重要力畜。
1.出自《新語·道基》夫驢、騾、駱駝、犀、象、玳瑁、琥珀、珊瑚、翠羽、珠玉,山生水藏,擇地而居。
2.出自《后漢書·梁慬傳》慬等出戰……乘勝追擊,凡斬首萬余級,獲生口數千人,駱駝畜產數萬頭。
3.出自《石鼓歌》氈苞席裹可立致,十鼓祗載數駱駝。
4.出自《珍珠船》趙崇是輕薄圓頭,於鄂州坐上佯不識駱駝,呼為山驢。
5.出自《到青龍橋去》除了淺黃色一串的駱駝,從深黃色的山腳下,徐徐走過之外,一切都是單調的。
3.
見“駱駝”。蟲名。即灶馬。
1.出自《清稗類鈔·動物·灶馬》﹝灶馬﹞以其脊高腳長,故又有駱駝之稱。
4.
見“駱驛”。連續不斷。
1.出自《漢書·王莽傳下》莽乃博征天下工匠諸圖畫,以望法度算,及吏民以義入錢谷助作者,駱驛道路。
2.出自《魏書·賀拔岳傳》岳密於渭南傍水分置精騎,四十、五十為一所,隨地形便,駱驛置之。
3.出自《疇昔篇》潘陸辭鋒駱驛飛,張曹翰苑縱橫起。
4.出自《清史稿·禮志九》十月,抵白塔,駐南關,蒙古王以下貢獻駱驛。
5.
古種族名。即駱越。
1.出自《史記·南越列傳》陀因此以兵威邊,財物賂遺閩越、西甌、駱,役屬焉。
6.
古縣名。漢置,治所在今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境內。參閱《漢書·地理志下》。
1.出自《正字通?馬部》駱,縣名。
2.出自《漢書?地理志下》定襄郡,縣一十二……駱,莽曰遮要。
7.
姓。三國吳有駱統。見晉陸機《辨亡論》。
1.出自《通志?氏族略四》駱氏,姜姓。齊太公之后有公子駱,子孫以名為氏。吳有駱統,東陽人,后居會稽,曾孫勍。又地駱拔氏改為駱氏。望出河南、會稽。
1.授與遞升之新官職。
1.指升任官職的通知。
1.見"遷逼"。
1.本謂遷移皇帝的乘輿。亦指遷都。
1.遷移以躲避之。
1.謂官員被降職并流放。
1.猶遷葬。
1.猶變遷。
1.猶遷葬。
1.遷徙流離。
1.升官補缺。
1.遷徙寶藏。
1.指貶斥遠地的官吏。
1.指遭貶官放逐之人。
1.猶言遷延遲緩。
1.貶斥,放逐。
1.改變寵信,失寵。
1.謂官職之升遷除授。
1.降官貶斥。
1.移居,從一處搬到另一處。
2.謂依次提升官職。
3.變遷;變化。
4.窘迫,尷尬。
1.遷就湊合。
1.離去。
1.猶去世。
1.遷逐流放。
1.升任副職之官。
1.猶遷葬。
1.職官之遷升與替代。
1.猶言引導改變。
1.猶言遷移到別處。
1.猶遷置。
1.謂升遷調動職位。
1.猶遷都。
2.易代;亡國。
1.漢司馬遷和春秋晉史官董狐的并稱。
1.遷移國都。
1.謫降削職。
1.亦作"遷訛"。
2.謂輾轉流傳而失真。
3.謂時間遷流變化。
1.官吏升遷的規定。
1.西方。
1.猶流放。
1.飛向高處。比喻登第。
2.謂候鳥隨季節變化而進行的往返遷徙飛行。
1.遷移墳墓。
1.猶言改變風氣。
1.猶言移風易俗。
1.加封爵位。
1.奉侍靈柩遷葬。
1.謂提升進入兩府。宋代稱中書省﹑樞密院為兩府。
1.見"遷袝"。
1.猶言恢復原樣。
1.遷柩附葬。
1.指官職之遷升。
2.變易,改變。
3.謂遷善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