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傳說中鳳凰一類的鳥。參見“鸞鳥”。
1.出自《漢書·息夫躬傳》鷹隼橫厲,鸞俳佪兮!
2.出自《舊唐書·文苑傳上·楊炯》鸞者,太平之瑞也,非三公之德也。
3.出自《星秋夢》看那錦標競渡,鹢舞鸞回,魚飛浪織,好不熱鬧也。
2.
鈴;車鈴。
1.出自《詩·大雅·蒸民》四牡彭彭,八鸞鏘鏘。
2.出自《左傳·桓公二年》钖、鸞、和、鈴,昭其聲也。
3.出自《古今注·輿服》五輅衡上金爵者,朱雀也。口銜鈴,鈴謂鑾。所謂和、鑾也。《禮記》云:行,前朱鳥,鸞也。前有鸞鳥,故謂之鸞;鸞口銜鈴,故謂之鑾鈴。今或為鑾,或為鸞,事一而義異也。
4.出自《酌古論三·諸葛孔明上》於是駕以輕車,鳴以和鸞。
3.
指鸞車。
1.出自《漢書·郊祀志下》官此栒邑,賜爾旗鸞黼黻雕戈。
2.出自《江神子·和陳仁和韻》詞玉簫聲遠憶驂鸞。
4.
指鸞鏡。
1.出自《江神子·又和陳仁和韻》詞寶釵飛鳳鬢驚鸞。
2.出自《張協狀元》戲文仗托云鬟粉面,使婢隨侍。臨鸞照時,那飾容都是它輩承直。
3.出自《天凈沙·離愁》曲一聲長嘆,臨鸞不畫眉山。
5.
借指姬妾。
1.出自《和崔司空傷姬人》今日東方至,鸞銷珠鏡前。
2.出自《浣溪沙·季欽擁雙妙麗使來求長短句為賦》詞楚畹飛香蘭結佩,藍田生暖玉連環,擁書萬卷看雙鸞。
6.
姓。春秋晉有鸞徼。見《呂氏春秋·驕恣》。
1.出自《呂氏春秋?驕恣》趙簡子沉鸞徼於河。
1.謂星體或其他物體從上墜落下來。
2.死的婉稱。
1.同"隕歿"。
1.物體從高空掉下而毀滅。
2.滅亡﹔喪命。
1.喪失生命。
2.交戰中俘獲戰敗國的國君。
1.身亡。
1.倒塌崩壞。
1.去世。
1.涕零哭泣。
1.傳說中燧人氏四佐之一。
1.指死亡。
1.死亡。
2.失陷。
1.亡身﹔死亡。
1.猶言粉身碎骨。
1.喪失﹔失落。
1.墜落于地面的隕星殘體﹐由鐵﹑鎳﹑硅酸鹽等礦物質組成。亦稱隕星石。
大量隕星碎塊隕落在某一地區的現象。一些較大的隕星體隕落時,在高溫高壓氣流的沖擊下爆裂成無數小塊散落到地面。當其數量達到一定規模時,就成為隕石雨。如1976年3月8日隕落在中國吉林地區的石質隕石雨。
1.逝世﹔離世。
掉腦袋;喪命雖隕首而不辭。
1.落淚。
1.死亡的婉稱。隧﹐通"墜"。
1.流淚。
1.隕星的一種﹐含鐵質較多或全部是鐵質的隕星。
1.謂草木凋落。
1.剝落筍殼。比喻衰敗之勢。
2.掉下的筍殼。
1.死亡。
1.死的婉詞。
流星體穿越大氣圈時,未被完全燒毀而隕落地面的殘骸。按其化學成分,分石隕星、鐵隕星和石鐵隕星三大類。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石隕星(隕石)是1976年隕落在中國吉林的吉林1號隕石,重1770千克;最大的鐵隕星(隕鐵)是1920年在非洲納米比亞霍巴的霍巴隕鐵,重59萬千克。對隕星的研究,有助于人們對太陽系起源和演化的認識。
大隕星隕落時以高速沖擊地面爆炸后形成的坑穴。形狀近似圓形。世界上已發現并被證實的有三百多個,其中最大的是南極洲威爾克斯蘭德隕星坑,直徑240千米。中國最大的隕星坑1984年發現,在吉林九臺的上河灣,直徑30千米。
1.志意墮落﹐心灰意懶。
1.失職。
1.跌倒﹔崩塌。借指死亡。
1.謂星體或其他物體從上墜落。
2.遺漏﹔散佚。
3.崩潰﹔覆滅。
4.顛仆﹔失意。
5.死亡的婉詞。
1.死亡。
1.殞滅;死亡。
1.謂亡軀。
1.猶隕獲。謂喪失操守。語本《禮記.儒行》"儒有不隕獲于貧賤。"鄭玄注"隕獲﹐困迫失志之貌。"
1.潰滅。
1.猶崩裂。喻悲痛之極。
1.死亡。
2.墜滅。
1.指死亡。
1.滅亡;喪身。
2.墜滅。
死亡先考殞歿。
1.猶殞涕。
1.喪生。
1.猶粉身碎骨。
1.喪亡;逝世。
1.猶粉身碎骨。
1.落淚。
1.滅亡。
1.謝世;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