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副詞
都;都是。
1.
都;全。
1.出自《易·解》天地解而雷雨作,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皆甲坼。
2.出自《莊子·盜跖》丘之所言,皆吾之所棄也。
3.出自《夢江南》詞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
4.出自《水滸傳》為甚的為官容易?皆因那時朝廷奸臣當道,讒佞專權,非親不用。
5.出自《野草·過客》黑色短衣褲皆破碎。
2.
普遍。
1.出自《詩·周頌·豐年》以洽百禮,降福孔皆。
2.出自《國語·晉語五》〔趙盾〕皆告諸大夫曰:“二三子可以賀我矣!”
3.出自《韓詩外傳》順於鬼神則降福孔皆。
3.
偕;一同。
1.出自《書·湯誓》時日曷喪,予及汝皆亡。
2.出自《管子·大匡》公將如齊,與夫人皆行。
3.出自《史記·高祖本紀》還攻胡陽,遇番君別將梅??,與皆,降析酈。
4.出自《石林燕語》已而旺榮及其類曹偶四人果皆以書來,然猶用敵國禮。
4.
比擬。
1.出自《敦煌變文集·秋胡變文》今將身求學,勤心皆於故(古)人。
1.鳥和鳴聲。
2.比喻人心歸附。
1.見"壅遏"。
1.阻礙。
1.壅塞逼迫。
1.堵塞;阻隔。
1.遮蔽;阻塞。
1.即甕城。大城外的小城。
1.收藏積聚。
1.猶阻塞。
1.壅遏。
1.亦作"壅藹"。
2.阻塞;阻止。
1.堵塞。
1.阻塞不通。
1.阻遏。
1.阻隔。
1.堵塞;堆積。
1.謂被蒙蔽挾制。
1.阻塞。
1.阻塞斷絕。
1.受蒙蔽的君王;昏君。
1.阻塞。
1.阻截搶掠。
1.甕城的門。亦代指甕城。
1.阻擋水流的沙袋。
1.施肥培土。
1.謂言路阻塞,賢人卻步。
1.阻塞。
1.因水流受阻而產生的水位升高現象。如在河流中建造閘﹑壩或橋墩,或有冰凌阻塞時,均能引起壅水。又如兩河流匯合相通,一河盛漲時,則在另一河中也會引起壅水。
1.堆積的泥土。
2.在植物根部培土。
3.指用農具耙地或播種時土聚集起來妨礙耕作的現象,多由草根或作物根茬阻擋﹑耙齒過密﹑土壤較濕等原因引起。
1.遮蔽;障塞。
1.猶培養。
1.堵塞。
1.隱蔽;障隔。
1.淤塞;不流通。
1.見"壅御"。
1.因堵塞而引起的暴漲。
1.阻隔;堵塞。
2.謂被壓抑而不得志。
3.積壓。
1.因血管堵塞等原因而引起的腫脹。
2.喻不成材,不合尺度。
1.堵塞。
1.大鐘和磬。
1.疼愛﹐憐愛。
1.蒙蔽﹔遮蓋。雝﹐通"壅"。
1.淳厚。
1.鳥和鳴聲。
1.和睦。
1.猶培育。雝﹐通"壅"。
1.藏伏﹔蘊藏。
1.亦作"雝?"。
2.鳥名。即鹡鸰。
1.沃壤。
1.雍容。舒緩﹐從容不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