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亦作“??”。
2.
即??矢。參見“鍭矢”。
1.出自《詩·大雅·行葦》敦弓既堅,四??既鈞。
2.出自《詩經稗疏·大雅》殺矢、??矢用諸近射、田獵,唯恒矢則用諸散射。散射者,禮射也。此宜用恒矢之軒輖中者,而顧用參亭之??矢,蓋射椹質而非射大侯也;椹質難入,故用??矢以益其力。
3.出自《恭和御制玉津園宴射》五品并令陪宴射,四??端欲序賓賢。
3.
泛指箭。
1.出自《方言》箭,自關而東謂之矢,江淮之間謂之??。
2.出自《赤德四十七義士歌》長梯大錐兼利??,或逾高墉或逾溝。
4.
指箭鏃。
1.出自《武軍賦》焦銅毒鐵,簳鏃鳴??。
2.出自《怪石歌》我與子兮今邂逅,殊勝彎弓命鏃??。
5.
矛之屬。
1.出自《文選·班固〈西都賦〉》列刃攢??,要趹追蹤。
2.出自《急就篇》钑戟鈹镕劍鐔??。
6.
通“翭”。羽根。亦用為量詞。
1.出自《后漢書·南蠻傳·巴郡南郡蠻》其民戶出幏布八丈二尺,雞羽三十??。
1.比肩共拜。
(~兒)人的胳膊或動物前肢和軀干相連的部分◇~兒硬(能擔負重大責任)ㄧ溜~(不負責任)。
1.謂難以相比﹐難以企及。
1.謂相繼而起﹐連續(xù)不斷。
1.肩并著肩。形容人多。
1.肩與髀﹐人體的樞要部分。引申為要沖地區(qū)。
1.肩膀﹐人頸下臂上的部分。
2.比喻能夠擔當的責任。
1.肩相差次。指并立。
1.肩因負重而發(fā)紅。
1.擔當。
1.并肩相從﹐依年齒以序長幼。謂僚友交游。
1.肩負﹐擔負。
1.木偶戲﹐傀儡戲。因道具簡單﹐一人攜之可行﹐故稱。
1.槍的隱語。
1.見"肩輿"。
1.肩挑的小販。
1.挑夫或轎夫。
1.肩挑或肩扛。
2.擔負。
1.見"肩胛"。
①肩膀。②醫(yī)學上指肩膀的后部。
1.瘦小細長貌。
1.人體經穴名。
2.猶肩窩。
1.肩膀和屁股。借指人或牲物的全體。
1.猶任勞任怨。
1.見"肩摩"。
肩膀和肩膀相接觸,車輪和車輪相碰撞。形容行人車輛非常擁擠。也說摩肩擊轂。
1.人肩相摩﹐衣袖相接。形容人多擁擠。
1.皇帝乘用的肩輿。
1.肩挨著肩。謂人多雜沓。
1.即肩章。
1.兩肩相并。形容親密。
1.僅能及肩的矮墻。語出《論語.子張》"譬之宮墻﹐賜之墻也及肩。"
1.承擔;敢任。
1.古時年幼者事年長者之禮。并行時斜出其左右而稍后。《禮記.曲禮上》"年長以倍﹐則父事之十年以長﹐則兄事之;五年以長﹐則肩隨之。"鄭玄注"肩隨者﹐與之并行差退。"后遂用作忝在同列,得以追隨于后之意。
2.猶追隨。
3.跟上﹐比得上。
1.本為挑擔﹐亦借指工役。
①肩膀上~的擔子不輕。②〈方〉肩膀兩個~不一般高。
1.傳說中的神名。
1.氣喘。謂呼吸困難﹐抬肩以助呼吸。
1.肩旁。指肩旁的坐位。
1.猶項背。常喻前人的事紀聲望。
1.見"肩輿"。
1.亦作"肩辺"。亦作"肩舁"。
2.轎子。
3.抬著轎子。謂乘坐轎子。
軍人或某些部門的工作人員佩帶在制服的兩肩上用來表示行業(yè)、級別等的標志。
1.肩膀。引申為責任。
1.艱難痛苦;艱難困苦。
1.險境。
1.猶艱苦。
1.亦作"艱厄"。亦作"艱厄"。
2.困乏;困苦。
3.艱險;危難。
1.困乏。
1.困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