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脂肪;油。
2.
名詞
濃稠的糊狀物。
3.
形容詞
〈書〉肥沃。
4.
名詞
肥或肥肉。
5.
名詞
我國古代醫(yī)學(xué)指心尖脂肪(認(rèn)為這是藥力達(dá)不到的地方)。
1.
脂肪。
1.出自《詩·檜風(fēng)·羔裘》羔裘如膏,日出有曜。
2.出自《楚辭·天問》何獻蒸肉之膏,而后帝不若?
3.出自《史記·田敬仲完世家》狶膏棘軸,所以為滑也,然而不能運方穿。
4.出自《水經(jīng)注·河水三》酒泉延壽縣南山出泉水,大如筥,注地為溝,水有肥如肉汁。取著器中,始黃,后黑如凝膏。然極明,與膏無異。
2.
肥肉;肥。
1.出自《易·屯》屯其膏,小貞吉。
2.出自《逸周書·器服》食器,甒迤膏候屑。
3.出自《國語·晉語一》嗛嗛之食,不足狃也,不能為膏,而祗罹咎也。
4.出自《靈樞經(jīng)·衛(wèi)氣失常》膏者多氣而皮縱緩。
3.
特指燈油。
1.出自《秋夜》詩夜久膏既竭,啟明旦未央。
2.出自《答李翊書》養(yǎng)其根而俟其實,加其膏而希其光。
3.出自《自州追送朱氏女弟宿木瘤僧舍》詩投僧避夜雨,古檠昏無膏。
4.
濃稠的糊狀物。
1.出自《后漢書·方術(shù)傳下·華佗》若在腸胃,則斷截湔洗,除去疾穢,既而縫合,傅以神膏,四五日創(chuàng)愈。
2.出自《齊民要術(shù)·種棗》案青州有樂氏棗,豐肌細(xì)核,多膏,肥美為天下第一。
3.出自又如:牙膏;雪梨膏;潤膚膏。
5.
指物之精華。
1.出自《穆天子傳》天子之珤,玉果、璇珠、燭銀、黃金之膏。
2.出自《南都賦》芝房菌蠢生其隈,玉膏滵溢流其隅。
3.出自《游天臺山賦》挹以玄玉之膏,嗽以華池之泉。
6.
甘美。參見“膏露”。
1.出自《周禮·考工記·梓人》宗廟之事,脂者、膏者以為牲。
2.出自《山海經(jīng)·海內(nèi)經(jīng)》﹝廣都之野﹞爰有膏菽、膏稻、膏黍、膏稷,百谷自生。
3.出自《禮記·禮運》故天降甘露,地出醴泉。
7.
豐潤。
1.出自《苦寒》詩霜雪頓銷釋,土脈膏且黏。
2.出自《耆舊續(xù)聞》所貴於枯淡者,謂其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實美,淵明、子厚之類是也。
3.出自《〈國朝文〉序》外質(zhì)而中膏,聲希而趣永。
8.
精液。一說,虛勞人尿上的肥白沫。見陸德明釋文。
1.出自《莊子·則陽》并潰漏發(fā),不擇所出,漂疽疥癕,內(nèi)熱溲膏是也。
9.
古代醫(yī)學(xué)稱心尖脂肪為“膏”。參見“膏肓”。
1.出自《左傳·成公十年》疾不可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達(dá)之不及,藥不至焉,不可為也。
2.出自《為石仲容與孫皓書》夫治膏肓者,必進苦口之藥;決狐疑者,必告逆耳之言。
3.出自《題謝少卿藥園》詩再拜藥園翁,何以起膏肓?
4.出自《自述》人言先父喪亡日,小子膏肓疾正深。
1.指古代少數(shù)民族按時向天子朝貢。北狄嗣君繼位始一朝見曰王南夷六年一朝見曰貢。
2.漢王吉與貢禹的并稱。
1.古稱祖父的姐妹。
語出《孟子·梁惠王下》。孟子對齊宣王說朋友不講信義該怎么辦?齊宣王答道拋棄了吧。孟子又說官吏不能辦案治獄,又該怎么辦?齊宣王說罷他的官。孟子再說要是國家沒管理好,那該如何?齊宣王不回答,看著身邊其他人談別的事◇以王顧左右而言他”形容避開本題,以其他的話來岔開。
1.植物名。一名土瓜※蘆科多年生攀援草本。葉互生,多毛茸。夏季開花,瓣緣細(xì)裂成絲狀。果橢圓,熟時呈紅色。《禮記.月令》"﹝孟夏之月﹞王瓜生,苦菜秀。"鄭玄注"王瓜,萆挈也。"《逸周書.時訓(xùn)》"王瓜不生,困于百姓。"朱右曾校釋"王瓜,一名土瓜,四月生苗,延蔓,五月開黃花,子如彈丸,生青熟赤。"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七.王瓜》"土瓜,其根作土氣,其實似瓜也。或云根味如瓜,故名土瓜。王字不知何義。瓜似雹子,熟則色赤,鴉喜食之,故俗名赤雹﹑老鴉瓜。一葉之下一須,故俚人呼為公公須。"一說即栝樓。
2.黃瓜的別稱。
1.王朝的官員。
2.指藩王府里的屬官。
1.天子委派的主盟老臣。
1.古代帝王所戴之冠。
2.指諸侯王所戴之冠。
3.喻國家主權(quán)。
1.即蝸牛。
1.傳說中的獸名。能食火﹑排泄火。
1.蝸殼。
2.比喻窄小的住所。亦用作謙稱。
1.用蚌蛤類的肉做成的醬。
1.即蝸涎。
1.一種眼疾。
1.見"蝸跡"。
1.蝸牛的觸角。比喻微小之地。
2.見"蝸角虛名"。
1.《莊子.則陽》"有國于蝸之左角者曰觸氏﹐有國于蝸之右角者曰蠻氏﹐時相與爭地而戰(zhàn)﹐伏尸數(shù)萬﹐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后以"蝸角斗爭"比喻因細(xì)事而引起爭斗。
1.蝸牛的角﹐蚊子的眼睫毛。形容極為狹小的境地。
1.指微不足道的空名。
1.同"蝸角斗爭"。
1.比喻窄小的住所。常用作謙詞。
2.伏處;潛居。
1.一種毒瘡。蝸﹐通"瘑"。
1.蝸牛的外殼。多喻矮小簡陋的房屋。
1.比喻窄小的住所。
1.比喻窄小的酒量。
1.見"蝸牛廬"。
1.謂如蝸牛般蜷伏。
1.螺螄。
1.蝸牛角樣的細(xì)名﹐蒼蠅頭般的小利。比喻微不足道的虛名小利。
1.比喻極小的國家。
1.形圓似蝸牛的簡易廬舍。亦泛指簡陋的房屋。常用以謙稱自己的居處。
1.比喻簡陋狹小的房舍。多用以謙稱自己的住所。
1.見"蝸牛舍"。
1.比喻窄小的居室。亦用作謙稱。
1.指古文字。因屈曲如蝸涎痕﹐故稱。
1.古代幼童頭上狀如蝸角的小辮。借指兒童。
1.蝸行所分泌的黏液。
2.比喻無用有害的東西。
1.猶螺旋。
1.即蝸牛。
1.蝸牛與蚯蚓。亦喻微小的事物。
1.窄小;狹隘。
1.比喻為微小之利而爭斗。
1.見"蝸角斗爭"。
1.蝸牛爬行時留下的涎液痕跡﹐屈曲如篆文﹐故稱。
1.逶迤。曲折綿延貌。
1.猶癱瘓。
1.騎馬時因坐墊不當(dāng)而扭傷。
1.跌傷。
1.患風(fēng)痹病的人。指癱子。
1.謂筋骨﹑肌肉扭傷。
1.跨步小心貌。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xué)習(xí),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dān)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zé)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