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脂肪;油。
2.
名詞
濃稠的糊狀物。
3.
形容詞
〈書〉肥沃。
4.
名詞
肥或肥肉。
5.
名詞
我國古代醫學指心尖脂肪(認為這是藥力達不到的地方)。
1.
脂肪。
1.出自《詩·檜風·羔裘》羔裘如膏,日出有曜。
2.出自《楚辭·天問》何獻蒸肉之膏,而后帝不若?
3.出自《史記·田敬仲完世家》狶膏棘軸,所以為滑也,然而不能運方穿。
4.出自《水經注·河水三》酒泉延壽縣南山出泉水,大如筥,注地為溝,水有肥如肉汁。取著器中,始黃,后黑如凝膏。然極明,與膏無異。
2.
肥肉;肥。
1.出自《易·屯》屯其膏,小貞吉。
2.出自《逸周書·器服》食器,甒迤膏候屑。
3.出自《國語·晉語一》嗛嗛之食,不足狃也,不能為膏,而祗罹咎也。
4.出自《靈樞經·衛氣失常》膏者多氣而皮縱緩。
3.
特指燈油。
1.出自《秋夜》詩夜久膏既竭,啟明旦未央。
2.出自《答李翊書》養其根而俟其實,加其膏而希其光。
3.出自《自州追送朱氏女弟宿木瘤僧舍》詩投僧避夜雨,古檠昏無膏。
4.
濃稠的糊狀物。
1.出自《后漢書·方術傳下·華佗》若在腸胃,則斷截湔洗,除去疾穢,既而縫合,傅以神膏,四五日創愈。
2.出自《齊民要術·種棗》案青州有樂氏棗,豐肌細核,多膏,肥美為天下第一。
3.出自又如:牙膏;雪梨膏;潤膚膏。
5.
指物之精華。
1.出自《穆天子傳》天子之珤,玉果、璇珠、燭銀、黃金之膏。
2.出自《南都賦》芝房菌蠢生其隈,玉膏滵溢流其隅。
3.出自《游天臺山賦》挹以玄玉之膏,嗽以華池之泉。
6.
甘美。參見“膏露”。
1.出自《周禮·考工記·梓人》宗廟之事,脂者、膏者以為牲。
2.出自《山海經·海內經》﹝廣都之野﹞爰有膏菽、膏稻、膏黍、膏稷,百谷自生。
3.出自《禮記·禮運》故天降甘露,地出醴泉。
7.
豐潤。
1.出自《苦寒》詩霜雪頓銷釋,土脈膏且黏。
2.出自《耆舊續聞》所貴於枯淡者,謂其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實美,淵明、子厚之類是也。
3.出自《〈國朝文〉序》外質而中膏,聲希而趣永。
8.
精液。一說,虛勞人尿上的肥白沫。見陸德明釋文。
1.出自《莊子·則陽》并潰漏發,不擇所出,漂疽疥癕,內熱溲膏是也。
9.
古代醫學稱心尖脂肪為“膏”。參見“膏肓”。
1.出自《左傳·成公十年》疾不可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達之不及,藥不至焉,不可為也。
2.出自《為石仲容與孫皓書》夫治膏肓者,必進苦口之藥;決狐疑者,必告逆耳之言。
3.出自《題謝少卿藥園》詩再拜藥園翁,何以起膏肓?
4.出自《自述》人言先父喪亡日,小子膏肓疾正深。
1.謂整備車輛。
1.寒冷的時節。
1.見"嚴陣以待"。
1.戒備森嚴的城池。
1.嚴加懲處。
1.嚴加懲辦,不予寬容。
1.期限緊迫的路程。
1.嚴加整治。
2.謹嚴。
1.嚴厲處罰;嚴肅處理。
1.謂措詞嚴厲。
1.指父母。
1.嚴厲的言辭。
1.嚴謹聰慧。
1.嚴厲急迫。
1.畏懼;害怕。
1.強敵。
1.極冷的冬天。
1.兇猛嚴酷。
1.謂嫉妒心強。
1.謂嚴厲斷處,不予寬宥。
2.嚴厲禁止。
3.謂決斷嚴明。
1.兇惡;兇狠。
1.嚴厲處罰。
1.嚴厲的刑法。
1.指嚴密防守之地。
2.嚴密防范。
1.形容霰雪密盛。
1.寒風。
黃梅戲演員。安徽桐城人。女。十三歲學藝,演花旦。吸收昆劇、京劇、話劇等的表演藝術,豐富黃梅戲的表演和音樂。嗓音清脆甜美,唱腔樸實流暢。擅演《打豬草》、《天仙配》、《女駙馬》等劇。曾任安徽省黃梅戲劇團副團長。
1.尊敬父親。
2.父親。舊謂父嚴母慈,故多稱父為"嚴父"。
近代啟蒙思想家、翻譯家。福建侯官(今閩侯)人。福州船政學堂畢業,留學英國。曾任北洋水師學堂總辦。甲午戰爭后,發表《論世變之亟》、《救亡決論》等文,主張學習西方,維新變法。又譯《天演論》,以進化論觀點,號召國人救亡圖存。翻譯西方政治經濟思想和邏輯學著作,首創信、達、雅”的翻譯標準。辛亥革命后,思想趨于保守。著譯編為《侯官嚴氏叢刊》、《嚴譯名著叢刊》。
1.整飭而干練。
1.見"嚴合"。
嚴肅而認真,用于執行制度或掌握標準時嚴格要求|嚴格執行各項規定。
1.警夜行的更鼓。
1.古代高麗臣民對其君主的私下稱呼。
1.亦作"嚴龔"。
2.莊嚴恭敬。
1.見"嚴恭"。
1.指婆婆,丈夫的母親。
1.謂極為古奧。
1.急鼓,急促的鼓聲。
2.指戰鼓。
3.擊戒嚴鼓。
4.指戒嚴的鼓聲。
1.嚴密牢固;嚴密鞏固。
1.險要的關門;險要的關隘。
1.謂殘酷逼害。
1.嚴厲強悍。
1.亦作"嚴閣"。
2.高閣。指皇宮或中央官署。
1.嚴謹明察。
2.嚴厲苛察。
1.猶儼然。莊重貌。
1.謂整齊明亮。
1.嚴格查問。
1.嚴厲躁急;嚴厲急迫。
2.猶嚴酷。
3.猶危急,緊急。
1.謂嚴格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