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書〉動;行動。
2.
動詞
感化。
1.
動;行動。
1.出自《詩·王風·兔爰》尚寐無吪。
2.出自《聊齋志異·念秧》倘聞人喧,但寐無吪。
2.
感化,教化。
1.出自《詩·豳風·破斧》周公東征,四國是吪。
2.出自《默觚下·治篇九》周公何以能化殷頑於期月?何以東征而四國吪耶?
3.
謂鸞鳥的死亡。
1.出自《禽經》鳳靡鸞吪,百鳥瘞之。
2.出自《過華清宮浴湯泉有述》詩鳳靡鸞吪易,王圖霸業輕。
3.出自《將去日本示從亡諸子》詩鳳靡鸞吪歷幾時,茫茫大地欲何之?
4.
通“訛”。訛誤。
1.出自《冬日雜興》詩殘帙隨風卷,閑窗盡日哦。膽瓶青剝落,梵唄語淆吪。
5.
通“哦”。吟哦;歌唱。
1.出自《玉樓春》詞嬌吪道字歌聲軟,醉后微渦回笑靨。
2.出自《程矞堂至詩以慰之》微宵來鳥倦,落日動烏吪。暫止題襟淚,江鄉近若何。
1.受到傷害。
1.謂遇到好時勢。
2.指所遭遇的時勢。
1.同"遭逢不偶"。
1.謂因時勢而規定法制。
1.猶言因時制宜。
1.謂遭遇不幸的事。
1.猶言因事制宜。
遭遇;受到遭受損失|遭受打擊。
1.遭命和隨命的合稱◇泛指命運的好壞。
1.同"糟蹋"。
2.損壞;浪費。
3.侮辱,蹂躪。
1.被侵漁。
1.猶受苦。
1.猶受苦,遭難。
1.見"遭迍"。
1.遭受冤屈。
1.方言。遭受瘟疫。
2.遭受禍害,倒霉。
3.詈語。猶該死。
1.受到誣陷。
1.遇到危險。
1.猶操心。
1.遭遇兇禍。
1.遭受災殃。
1.猶言為時世所用。
1.遭父母之喪。
①碰上;遇到遭遇戰|遭遇各方面的抵抗。②經歷;遇到的事情悲慘的遭遇。
1.同"遭逢不偶"。
1.猶言逢遇時機。
1.同"遭遇際會"。
敵對雙方軍隊在運動中相遇發生的戰斗。奪取勝利的基本方法是爭取主動,先機制敵,包括先敵展開火力,先敵搶占有利地形,先敵發起沖擊等,力求在急襲或伏擊中殲滅敵人。
1.受到冤屈。
1.受到怨恨。
1.遭遇時運。
1.遭受災害。
1.受到拷打。
1.被囚執。
1.猶遇到。
1.遭受挫折。
1.猶周遭。
1.被殺。
1.亦作"遭屯"。
2.遭受困頓。
1.受罪。
蛋的腌制品。將禽蛋用酒糟、鹽及醋腌4-5個月即成。蛋殼經剝蝕而成軟薄膜,蛋白似乳白膠凍,蛋黃柔軟呈橘紅色或黃色。香濃可口,不用烹飪即可食。
1.釀酒作坊。
1.糟蹋損害。
1.酒漿。
1.見"糟糠"。
酒糟糠皮是窮人賴以生活的食物。常用以形容窮困共患難糟糠人家|貧賤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1.酒。
酒糟、豆渣等粗劣食物。比喻無價值的東西棄其糟粕,取其精華。
1.糟粕。
1.方言。破壞騷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