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打鐵;鍛造。
1.出自《書·費誓》備乃弓矢,鍛乃戈矛,礪乃鋒刃,無敢不善。
2.出自《魏書·食貨志》鍛以紫金,鏤以白銀。
3.出自《文選·張協〈七命〉》銷逾羊頭,鏷越鍛成。
4.出自《世說新語·簡傲》康(嵇康)方大樹下鍛。向子期為佐鼓排,康揚槌不輟。
5.出自《花月痕》羽鍛鳳凰,語通吉了。
2.
鍛鐵的砧石。
1.出自《詩·大雅·公劉》涉渭為亂,取厲取鍛。
3.
用錘子敲打。
1.出自《周禮·考工記·函人》凡甲,鍛不摯則不堅,已敝則橈。
4.
引申為細切。
1.出自《齊民要術·羹臛法》與水,沸,下豉清、破米汁,蔥、姜、椒、胡芹、小蒜、芥——并細切鍛。
5.
比喻反復推敲,錘煉。
1.出自《劉棗強碑》百鍛為字,千練成句,雖不追躅太白,亦后來之佳作也。
6.
羅織罪名,陷人于罪。
1.出自《隋書·衛昭王爽傳》憲司希旨,鍛成其獄,奏集惡逆,坐當死。
2.出自《唐摭言·恚恨》及覽狀,所論事二十余件,第一件,取同姓女子入宅。於是為魏相極力鍛成大獄。
3.出自《朝花夕拾·無常》鬼神能前知,他怕兒女一多,愛說閑話的就要旁敲側擊地鍛成他拿盧布。
7.
通“腶”。脯、干肉。參見“鍛脩”。
1.出自《谷梁傳·莊公二十四年》婦人之贄,棗栗鍛修。
1.珍秘的藥方或其他配方。
1.禁中教坊。宮廷音樂官署。
1.謂禁止防范。
1.宮內之門。
1.禁止上封事的日子。
1.猶御府。宮中收藏﹑管理帝王御用財寶物品的地方。
2.猶秘府。宮中收藏﹑管理珍貴圖籍的地方。
1.猶禁止,禁絕。
1.猶秘閣。宮中藏書之處。
1.禁止革除。
1.禁衛軍人夜間戒嚴,以特定的口令互相喝問,以示警惕,稱為"禁更"。
1.阻止農事。
1.謂止息戰事。
1.猶宮禁。帝王居住的處所。
1.藥草王不留行的別稱。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五.王不留行》。
1.猶御溝。宮中或流經宮中的溝渠。
1.設置在宮城譙樓上報時的鼓。
1.禁錮,禁止做官或參與政事。
1.宮門管鑰。喻指宮庭中的機要部門。
1.猶管束。
1.宮中小門。指宮內。
1.猶太教﹑基督教故事中上帝禁止亞當及其妻夏娃采食的果子。《圣經.創世記》載,上帝將人類始祖亞當﹑夏娃安置在伊甸園中,告訴他們園中所有的果子都可以吃,惟有一棵"知善惡樹"上的果子禁止吃。亞當﹑夏娃受蛇的引誘,吃了禁果,被逐出伊甸園。
1.省察過失。
1.禁止外國人到中國沿海或中國人到海外經商。
1.陰險刻毒,存心害人。
1.禁軍的警戒口令。
1.見"禁呵"。
1.亦作"禁訶"。
2.呵喝制止。
1.猶禁呵。為制止某種行為而大聲喊叫。
1.監禁問罪。
2.猶克制,制約。
1.宮門。指宮廷。
1.禁止與回護。
1.宮苑里的花。
2.指木香。
1.見"禁毀"。
1.唐代衰落的世家舊族,自為婚姻,潛相聘娶,不與外家通婚,以此自貴,稱為"禁昏家"。
1.宮內門戶。亦指宮門守衛者。
1.謂管制燃火以防災。
2.舊俗寒食停炊稱"禁火"。
3.皇宮中的煙火。
1.指寒食節。
1.指寒食節。
1.指寒食節。
1.機密緊要。
1.禁止;杜絕。
1.猶秘籍。秘藏的珍貴書籍。
2.記有姓名﹑年齡﹑身份等的竹片,懸于宮門外,以備出入時查對◇亦泛指登載宮中供職人員姓名﹑身份的冊籍。
①犯忌諱的話或行動舊時的許多~大都與迷信有關。②指醫藥上應避免某類事物~油膩。
1.醫學術語。指不適宜于采用某種治療措施的疾病或情況,或采用后反而有害。
1.折磨;逼迫。
1.武裝的禁軍。
1.猶禁咒。
2.把握;控制。
3.釘在墻壁上置放物品的架子。
1.懲治奸邪。
2.謂案察隱蔽的邪惡。
1.禁止;約束。
1.猶禁足。謂不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