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打皺。皮膚因松弛而起紋路。亦指皺紋。
1.出自《普曜經·告車匿被馬品》觀諸幼少皆歸老耄,顏色殞落面皺皮緩,國土財寶一切如化。
2.出自《嘲少年》詩莫道韶華鎮長在,發白面皺專相待。
3.出自《黃幾復自海上寄惠金液三十兩戲答》詩皺面黃須已一翁,樽前猶發少年紅。
2.
衣、物等經折疊而顯出痕跡。
1.出自《南山詩》前低劃開闊,爛漫堆眾皺。
2.出自《儒林外史》屠戶見女婿衣裳后襟滾皺了許多,一路低著頭替他扯了幾十回。
3.
收縮;緊蹙。
1.出自《齊民要術·漆》若不即洗者,鹽醋浸潤氣徹,則皺,器便壞矣。
2.出自《采桑子》詞瓊窗春斷雙蛾皺。
3.出自《眼兒媚》詞溶溶泄泄,東風無力,欲皺還休。
4.
引申為緊縮。
1.出自《慎鸞交·久要》但愿把佳期縮得時光皺,十載更聲并做了一夜籌。
5.
固執。
1.出自《菩薩蠻·四月十九日薄暮即事》詞新來情性皺,未敢偎羅袖。
1.即蕪菁。
1.牽連。謂一人犯罪,別人為此遭受連坐。
1.延展貌。
2.長久。
3.糾纏不清,混淆不明。
1.蔓延生長。
1.蔓延,滋生演變。
1.牽連。
1.見"蔓引株求"。
1.尋根究底。謂一人犯罪而追索株連有關人員。
1.水草名。藻類植物。
2.繁復的辭藻。
1.漫漫。水廣大無際貌。
1.方言。公牛。
1.方言。公牛。
1.指樂府詩《北邙行》。悼念死者的哀歌。
1.即北邙山。一作北芒,也稱芒山﹑郟山﹑北山。在今河南省洛陽市東北『魏以來,為王侯公卿歸葬之處。
1.事情繁多而忙碌。
1.十分匆忙的樣子。
1.匆忙中售貨要不了好價錢。
1.忙碌而緊張。
2.匆忙急迫。
1.行動匆忙急迫的樣子。
1.舊時短工的一種。因農忙時受雇,故名。
1.蒙古語。小番。
1.見"忙活"。
1.見"忙活"。
1.亦作"忙合"。亦作"忙乎"。亦作"忙火"。
2.猶忙碌。
1.見"忙活"。
1.急急忙忙,匆促。
1.猶忙碌。
1.忙忙碌碌的樣子。
1.匆忙急速。
1.村人的通稱。
2.急急忙忙。
1.在繁忙中抽出一點空閑時間。
1.繁忙慌亂。亦指匆忙而沒有條理。
1.形容事務繁冗,不得空閑。
2.急匆匆的樣子。
1.見"忙碌碌"。
1.倉皇迫促;忙碌緊張。
1.見"忙刼刼"。
1.猶茫然。若有所失貌。
1.焦急。
1.忙碌的人。
1.忙碌。
1.十分匆忙的樣子。
1.事務繁忙的人。常用以稱自己。
1.做事時心慌忙亂的樣子。
1.急急忙忙趕路。
1.迷惘昏眊貌。
1.清代稱每年上忙﹑下忙所征收的稅銀。民國初年,沿襲舊名,稱田賦為忙銀。
①農活繁忙的月份閑月督課為錢百七十,忙月二百。②農村里幫工的一種,只在農忙或過節時打工一段時間。既不同于整年打工的長工,也不同于按日打工的短工我家只有一個忙月。
1.匆忙當中難免有失誤。
1.茫然。
1.大水貌。亦指遼闊無際的水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