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亦作“螤”。
2.
盛酒器。
1.出自《列子·楊朱》朝之室也,聚酒千鐘,積曲成封,望門百步,糟漿之氣逆於人鼻。
2.出自《晉書·崔洪傳》汝南王亮常宴公卿,以琉璃鐘行酒。酒及洪,洪不執。
3.出自《西游記》小龍接過壺來,將酒斟在他盞中,酒比鐘高出三五分來,更不漫出。
3.
量詞。
1.出自《唐摭言·慈恩寺題名游賞賦詠雜紀》胡飲后,到酒一舉三鐘,不啻數升,杯盤無余瀝。
2.出自《前漢書平話》禮畢,賜酒三鐘,即封張石慶為本郡太守。
3.出自《香稻米》請坐請坐,厚大倒幾鐘茶來。
4.
古容量單位。春秋時齊國公室的公量,合六斛四斗。之后亦有合八斛及十斛之制。
1.出自《左傳·昭公三年》齊舊四量:豆、區、釜、鐘。四升為豆,各自其四,以登於釜。釜十則鐘。
2.出自《左傳·昭公三年》陳氏三量,皆登一也,鐘乃大也。
3.出自《孫子·作戰》故智將務食於敵。食敵一鐘,當吾二十鐘。
4.出自《秋日田園雜興》不惜兩鐘輸一斛,尚贏糠核飽兒郎。
5.出自《喜任淑源歸自閩中兼送之燕》詩文人行萬里,孝子粟千鐘。
5.
匯聚;集中。
1.出自《左傳·昭公二十八年》子貉早死無后,而天鐘美於是,將必以是大有敗也。
2.出自《水經注·濟水二》澤水淼漫,俱鐘睢泗。
3.出自《寓興》詩弱冠無所就,百憂鐘一身。
4.出自《四游記·洞賓調戲白牡丹》其顏色艷麗,獨鐘天地之秀氣。
5.出自《倪煥之》這樣貿貿然大規模地發掘,也不看看風水,卜個吉兇,如果因此而凝成一股厲氣,知道鐘在誰的身上!
6.
當;遭逢。
1.出自《盤石篇》經危履險阻,未知命所鐘。
2.出自《陳書·高祖紀上》此地山川秀麗,當有王者興,二百年后,我子孫必鐘斯運。
3.出自《北夢瑣言》吾少鐘喪亂,馬上取功名。
4.出自《隱居通議·文章三》開辟以還,未有若此之亂也,豈非時鐘剝運,天產奸雄,不然則安得鉤爪鋸牙,恣行吞噬,氈裘左衽,專為桀驁?
7.
古代染鳥羽之工。
1.出自《周禮·考工記序》設色之工:畫,繢,鐘,筐,?。
8.
古代一些少數民族呼弟曰“鍾”。
1.出自《新唐書·南蠻傳上·南詔上》合羅鳳斂戰瘠,筑京觀,遂北臣吐蕃,吐蕃以為弟,夷謂弟“鐘”,故稱“贊普鐘”,給金印,號“東帝”。
9.
唐代俗稱公公為“鍾”。
1.出自《漢書·廣川惠王劉越傳》背尊章,嫖以忽
10.
通“鐘”。古代禮樂器。
1.出自《詩·小雅·鼓鐘》鼓鐘將將,淮水湯湯,憂心且傷。
11.
通“鐘”。佛寺所懸掛的鐘;擊以報時的鐘。
1.出自《新唐書·宗晉卿傳》晉卿髭貌雄偉,聲如洪鐘。
12.
姓。
1.出自《廣韻?鐘韻》鐘,姓。出潁川。又漢復姓有鐘離氏,《世本》云,與秦同祖,其后因封為姓。
1.木刻版畫。
1.用挖空的木頭做成的梆子。
1.刊刻告示的木牌。
1.有木質莖的(植物)。
2.刻有文字等可供拓印的木板。
1.樹的根和水的源頭。語本《左傳.昭公九年》"我在伯父,猶衣服之有冠冕,木水之有本原,民人之有謀主也。"后以"木本水源"比喻事物的根源。多指血統關系。
以采收樹木的果實或種子為原料榨取或提取油脂為主要目的的林木。如油茶、油桐、椰子、烏桕、核桃、油棕等。
1.謂宗族情義。
莖內木質部發達的多年生植物。通常其莖干堅硬而直立,壽命較長。根據莖干的形態,可分為喬木、灌木和半灌木。
1.即毛筆。因初始的毛筆以木為管,故名。
2.木名。即辛夷。其花未開時,苞有毛,尖長如筆,因以名之。
3.指此種植物的花。
1.謂登車的木階。
1."相思"二字的隱語。
1.松木的化石。
1.作標志的木樁。
1.木制的馬銜。用于喪禮,取其發聲小。
1.木標。立木書字,以為標記。
2.指用于測日影計時的木制標桿。
3.樹木的外層。
4.樹梢。
1.雨雪霜沾附于樹木遇寒而凝結成冰。
2.指雨雪霜沾附于樹木所凝結成的冰。
1.彈撥樂器的彈撥木片。
1.木制的缽。僧人所用食器。
1.古代的一種商船。
1.樹木砍伐后,經初步加工,可供建筑及制造器物用的材料。
即森林蓄積量、活立木蓄積量。一個國家或地區森林中各種活立木(尚未砍伐的樹木)的材積總量,以立方米為計算單位。
1.某些弦樂器上架弦的木格子。
2.木制的槽。
1.馬名。
1.指成冊的渝。
1.木寨。以樹木圍成的守望的營壘。
1.指鳥類。
1.形容心腸硬,不動感情。
1.指清代官府所設制造木器的工場。
2.今泛指木材加工廠。
1.堆放木材的場地。
2.元代掌收發營造宮殿所用木材的機構。
1.古代帝王喪葬時所用的一種車子,不加漆飾。
1.指木化九隆的傳說。
1.棺材。
1.老式織機部件之一。
1.安放在城墻外的木制的守城設施。
1.木柄。
1.古代調整五音律呂的儀器。
2.木制尺。用于建筑﹑測量等。
1.木屐。
1.養生家稱木梳。
1.寄生于樹中的蟲。
1.舂米或搗物的木棒。
1.猶巢居。
1.木制的船,通常用櫓﹑槳等行駛。
1.木制的床榻。
1.孔子弟子子貢,姓端木名賜,省稱木賜。
1.菜名。蔥的一種。也稱漢蔥。
1.木底鞋。
1.宋代戲曲腳色名。
1.發愣。
1.神話故事中能使一切發生奇異變化的指揮棒。
1.佛教指魔鬼的境界。
2.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