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形容詞
傻;無知;癡愚。
1.
老實;癡愚。參見“蚩蚩”。
1.出自《秋胡行》存亡有命,慮之為蚩。
2.出自《后漢書·劉盆子傳》兒大黠,宗室無蚩者。
3.出自《燕下鄉睉錄》任葵尊通政督學奉天,革生童納金之陋習。上知之,戲示百官曰:“是蚩者,乃不識錢。”
2.
見“蚩眩”。欺惑;欺侮。
1.出自《文選·張衡〈西京賦〉》爾乃商賈百族,裨販夫婦,鬻良雜苦,蚩眩邊鄙。
2.出自《中國通史簡編》“鬻良雜苦,蚩眩邊鄙”,這是說商販對鄉村人偏遠地方人詐偽取利。
3.
見“蚩蚩”。敦厚貌。一說,無知貌。
1.出自《詩·衛風·氓》氓之蚩蚩,抱布貿絲。
2.出自《君者以百姓為天賦》徒觀乎浩浩玄穹,蚩蚩黔首。
3.出自《聊齋志異·張誠》翁輟泣愕然,不能喜,亦不能悲,蚩蚩以立。
4.
海獸名。參見“蚩尾”、“蚩吻”。
1.出自《疑耀·蚩尾誤作鴟》蚩蓋海獸之名,水之精也,可以厭火,今作鴟,殊誤。
5.
象聲詞。參見“蚩然”“蚩蚩”。
1.出自《聊齋志異·汪士秀》汪技癢,極力踏去,覺異常輕軟。踏猛似破,騰尋丈;中有漏光,下射如虹,蚩然疾落。
2.出自《先妣事略》紓適家橫山,距江三里,飛彈蚩然,日夜從屋上過。
3.出自《速寫一》這是一個擦得耀眼的紫銅質的大家伙,雖然關著嘴,可是那轉柄的節縫中卻蚩蚩地飛迸出兩道銀線一樣的細水,斜射上去約有半尺高。
6.
通“嗤”。嘲笑;譏笑。”參見“蚩笑”、“蚩薄”。
1.出自《后漢書·明帝紀》自今若有過稱虛譽,尚書皆宜抑而不省,示不為諂子蚩也。
2.出自《抱樸子·刺驕》而茅蓬不能動萬鈞之鏗鏘,侏儒不能看重仞之弘麗,因而蚩之,謂為凡憒。
3.出自《新唐書·宋慶禮傳》性甘勞苦,然好興作,濱塞掘阱植兵,以邀虜徑,議者蚩其不切事。
4.出自《資治通鑒·漢光武帝建武元年》初,茂(卓茂)到縣,有所廢置,吏民笑之,鄰城聞者皆蚩其不能。
7.
通“媸”。丑陋;丑惡。參見“蚩妍”。
1.出自《文心雕龍·指瑕》近代辭人,率多猜忌,至乃比語求蚩,反音取瑕,雖不屑於古,而有擇於今焉。
2.出自《何卜賦》有天下之是非,有仁人之是非,在此為美兮,在彼為蚩。
8.
姓。相傳為蚩尤之后。見《通志·氏族四》。
熱力學的基本定律之一。兩個熱力學系統如果均與第三個系統處于熱平衡狀態,則它們彼此也處于熱平衡狀態。由此可推斷出,處于同一熱平衡狀態的系統具有一個數值相等的狀態參數,此參數就是溫度。
熱力學的基本定律之一。可以通過做功和熱傳遞方式改變系統的內能。其定量關系為外界傳遞給系統的熱量等于系統內能的增量和系統對外所做的功的總和。
又稱開氏溫標”,舊稱絕對溫標”。溫標的一種。國際上作為基本溫標。由英國物理學家湯姆生(即開爾文勛爵)首創。單位為開爾文”。國際符號為k。攝氏溫標(t)與熱力學溫標(t)之間的換算關系為t=t+27315,式中t的單位為開,t的單位為°c。
1.紅著臉,氣惱貌。
1.熱烈地愛戀。
2.非常留戀。
傳熱過程中能量的改變量。如在熱傳導過程中,高溫物體的內能向低溫物體轉移,通常便稱高溫物體減少的內能為高溫物體放出的熱量,低溫物體增加的內能為低溫物體吸收的熱量。單位為焦耳。
情緒興奮、高漲掌聲熱烈|熱烈的眼神|發言熱烈。
1.一種溫暖的感受。
2.在導熱物體中單位時間內通過垂直于傳熱方向某一截面的熱量。
1.形容親昵。
1.忙亂;紛亂。
2.猶胡鬧。
1.見"熱洛河"。
1.食物名。以鹿血和鹿腸合制而成。
1.見"熱落"。
1.亦作"熱絡"。亦作"熱烙"。
2.猶親熱。
1.形容麻熱的感覺。
1.猶痛罵。
1.空泛無稽之談。
1.亦作"熱蟒"。
2.謂色情的狂熱。
1.見"熱莽"。
1.方言。指冬天落毛怕冷﹑夏天長毛畏熱的病態馬。
投資者樂于購買的股票。主要是這種股票盈利性較高,股價漲Ψ較大,因而市場交易量大,周轉率高,流通性強,為廣大投資者所追逐。但其股價也容易出現大起大落的情況。
1.又熱又悶。
1.謂執著某事而熱心欲狂。
意大利最大商港和重要工業中心。人口75萬多(1982年)。全國最大船舶制造中心,煉油、石油化工、機器制造等也很發達。多中世紀古紀繪畫、雕塑、建筑藝術精華。為旅游勝地。
1.亦作"熱腦"。
2.謂焦灼苦惱。
3.謂因熱旱而苦惱。
1.見"熱惱"。
①人多歡騰元宵佳節,街上十分熱鬧|熱鬧的集市。②人多歡騰的情景看熱鬧。
1.熱鬧的場所。
2.指官場。
1.謂日常應酬的話。
能量的一種形式。物體內部分子、原子等微觀粒子無規則熱運動的動能。是內能的一部分。熱能的增加將導致物體溫度的升高。
1.熱切的愿望。
2.謂善意。
1.猶言熱鍋上螞蟻。
1.猶熱乎乎。
2.形容熱氣蒸騰。
物體在溫度升高時,體積(或長度、面積)增大的現象。在相同條件下,氣體的熱膨脹最明顯。大多數物質具有熱膨脹的性質,但有少數物質卻具有反常膨脹的性質。參見反常膨脹”(166頁)。
物體內部各部分之間無熱量傳遞,且物體同外界之間無熱量交換的狀態。處于熱平衡時,物體內部的溫度處處相等,且與外界溫度相等。
1.形容氣味強烈。
2.形容感情親熱。
1.溫熱的氣體;炎熱的空氣。
2.猶熱情;激情。
3.猶熱烈。
1.熱氣蒸騰貌。
2.形容氣氛熱烈或情緒高漲。
1.猶急切;熱情而懇切。
①熱烈的心情滿腔熱情|一片熱情|毫無熱情。②對人或事懷著熱烈的心情熱情對待|對人無限熱情。
1.溫泉。
1.熱心腸的人。
物體溫度升高1開時所需吸收的熱量。等于該物體的質量和比熱的乘積。單位為焦/開。
1.謂新遭喪事。
1.夏秋間晴天遠空中出現的閃電。多于夜間見之。
1.運動隊參加重大比賽之前所舉行的準備性的比賽。
1.明清時規定每年小滿后十日起,至立秋前一日止(立秋在六月內者以七月一日止)以天氣炎熱,凡流徙﹑笞杖,例從減等處理,稱為"熱審"。其制始于明永樂二年,初止決遣輕罪,命出獄聽候。至成化時始有重罪矜疑,輕罪減等,枷號疏放諸例。清代沿襲。
1.熨斗。
1.剛死的人的尸體。指新近去世者。
1.發燙﹑發熱的石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