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形容詞
〈書〉(火)旺。
2.
形容詞
旺盛;熱烈。
3.
副詞
極度。
1.
火旺盛。比喻熱烈。
1.出自《論衡·論死》火熾而釜沸,沸止而氣歇,以火為主也。
2.出自《抱樸子·勖學》火則不鉆不生,不扇不熾。
3.出自《水滸傳》須臾,平空地上,騰騰火熾,烈烈煙生,望宋軍燒將來。
4.出自《卸煤臺下》但對于一個內(nèi)心失去均衡的男人,任何回答都是難于被滿意的,只足以使他底憤怒更野蠻,更狂熾。
2.
昌盛;興盛。
1.出自《詩·魯頌·??宮》俾爾昌而熾,俾爾壽而富。
2.出自《大人先生傳》故天下被其澤,而萬物所以熾也。
3.出自《清漳城上感懷》詩郊埛莫訝蠻鄉(xiāng)熾,望里天狼焰已銷。
3.
使興旺昌盛。
1.出自《上孔待制書》造物者宜世生哲人,以熾厥后。
2.出自《徐泰母碣》生以肉療母,死以魂翼母,宜有德有文之子熾爾后。
4.
燃燒。
1.出自《左傳·昭公十年》柳熾炭于位,將至,則去之。
2.出自《冬日放言》詩溫爐熾薪炭,永夜炎光流。
3.出自《初刻拍案驚奇》依法動手,熾起爐火,將銀子漸漸放將下去。
5.
赤。
1.出自《文選·左思〈蜀都賦〉》丹沙赩熾出其坂,蜜房郁毓被其阜。
6.
通“饎”。烹煮。
1.出自《周禮·考工記·鐘氏》鐘氏染羽,以朱湛丹秫,三月而熾之。
2.出自《禮記·月令》﹝仲冬之月﹞麹蘗必時,湛熾必潔,水泉必香。
3.出自《說文通訓定聲·頤部》熾,假借為饎。
英國的大學。1904年創(chuàng)建于利茲。設有文學、理學、工學、法學、醫(yī)學、教育、經(jīng)濟及社會研究等學院。
1.指財用。
1.尖利的嘴。
1.古刑具。即木驢。
2.利息。
1.善于行走;善于奔走。
1.銳利的箭頭。
1.語出《左傳·僖公三十三年》"鄭穆公使視客館,則束載﹑厲兵﹑秣馬。"謂磨好刀槍,喂飽戰(zhàn)馬,準備戰(zhàn)斗。
1.勵節(jié)。
1.砥礪節(jié)操。勵,通"礪"。
1.振奮精神,盡力設法治好國家。
振作精神,想辦法把國家治理好。
1.勉勵。
1.大聲。
1.勸世,勉勵世人。
1.勉力輔佐。
1.披露心腸。
1.竭誠陳述。
1.竭盡誠心。
1.謂竭盡忠誠。
1.瀝膽披肝。
1.見"瀝膽隳肝"。
1.瀝膽披肝。
1.剖露肝膽。謂竭誠盡忠。
1.瀝膽披肝。
1.水下滴。
2.象聲詞。
1.猶洗耳。
1.剛直不屈的樣子。
1.剛烈耿直。
1.壯志;大志。
1.壯烈。勇敢有氣節(jié)。
1.古代兵器。
1.亦作"捩柁"。亦作"捩柂"。
2.撥轉(zhuǎn)船舵。指行船。
1.謂手一動就把羹倒翻。喻動輒闖禍。
1.見"捩舵"。
1.左右側(cè)視;側(cè)目而視。
2.不順眼。
1.見"捩舵"。
1.掉轉(zhuǎn);扭轉(zhuǎn)。
1.左右側(cè)視。
1.猶踐踏。亦謂行止不正之貌。
1.古代良馬名。
劃定范圍供人打獵的山林或草原。
1.帝王等出獵時所乘之車。
1.猶言刻意仿古。
1.形容行動迅疾。
1.以打獵為業(yè)的人家。
2.指獵人。
1.打獵時焚山驅(qū)獸之火。
2.指古代游牧民族出兵打仗的戰(zhàn)火。
1.謂行射禮時,矢不中靶,而從唱靶者護身具(乏)旁擦過。
2.由打獵而獲得。
3.求取。
1.相接貌。
1.指石鼓文。我國現(xiàn)存最早的刻石文字。因內(nèi)容為歌詠秦國君游獵情況,故也稱"獵碣"。
1.禁止獵捕動物的命令。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