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除掉;去掉。
1.
除去;消除。
1.出自《韓詩外傳》所友者十有二人,足以祛雍蔽矣。
2.出自《九日閑居》詩酒能祛百慮,菊解制頹齡。
3.出自《世說新語·言語》庾公造周伯仁
4.出自《舊唐書·僖宗紀》上不軫于宸衷,下無傷于物體,協禮經之旨,祛中外之疑。
2.
開;消散。
1.出自《劇秦美新》權輿天地未祛,睢睢盱盱。
2.出自《漢書·兒寬傳》然享薦之義,不著于經,以為封禪告成,合祛于天地神祇。
3.
見“祛祛”。強健貌。
1.出自《詩·魯頌·??》以車祛祛。
2.出自《舒州新堂銘》欒拱不設,檐蜚祛祛。
3.出自《次韻答項水心宮諭見贈》夕陽亭下車祛祛,離筵班馬相躊躇。
4.
禳,驅除妖邪。
1.出自《西游記》行者道:“〔豬八戒〕與你干了許多好事。這幾年掙了許多家資,皆是他之力量。他不曾白吃了你東西,問你祛他怎的。”
1.義父﹐干爸爸。
1.義理﹔道理。
1.忠義節烈。
1.義女﹐干女兒。
1.義士。恪守大義﹑篤行不茍的人。
1.理應殄滅。
1.義行﹔德行。
1.義氣相合之友。
1.義旨﹔要旨。
1.指朝廷貤贈的恩典。
1.指朝廷對外戚和命官的親屬尊長移授封爵名號的恩典。
1.舊時官員以自身所受的封爵名號呈請朝廷移授給親族尊長。
1.屢封官爵。
1.見"貤繆"。
1.亦作"貤謬"。
2.增益其繆誤;重復其繆誤。
1.謂馀福流衍并延及后世。
1.依次論功行賞。
1.謂貤封先人,錄用后嗣。
1.謂流衍延及后世。
1.謂將本身和妻室封誥呈請朝廷移贈給先人。
1.漢縣名。屬上黨郡。故城在今山西什澤縣南。
1.勞苦。
1.勚勞。
1.小兒學語聲。借指嬰兒。
1.護衛隨從。
1.輔佐擁戴。
1.輔佐教化。
1.同"翼教"。
1.輔佐。
1.同"翌日"。
1.輔翼人之善行。
2.官名。唐太子官屬有贊善大夫,宋改為翊善,于親王府置之,掌侍從講授。明太子官仍稱贊善,王府官有紀善。
1.謂輔佐天子。
1.弼輔護衛。
2.侍衛官名。隋始置,唐宋因之,與親衛﹑勛衛并稱三衛;明廢。又民國初改清御前大臣為都翊衛使,干清門侍衛等為翊衛使﹑翊衛副使,以蒙古王公任之,尋廢。亦泛指衛士。
1.護衛國運。
1.輔助,輔佐。
1.次日早晨。
1.猶翼戴。輔佐擁戴。
1.明年。
1.猶翼室。
1.放縱遨游。
1.謂超越同輩,無與倫比。
1.猶言快步奔跑。
1.指散佚失傳的本子。
1.放縱自如的筆致。
1.散失的篇章。
1.猶雄辯。
1.古代駿馬名。
1.猶懶病。癥狀為沒精打采,懶洋洋的樣子。
1.猶快步。
1.指出眾的人才。
2.指出眾的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