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亦作“岴”。
2.
見“嶇崎”,崎嶇。道路險阻不平。
1.出自《周車騎大將軍賀婁公神道碑》馬援亡於武溪,尸柩返於槐里;梁鴻死於會稽,妻子歸於平陵。嗚呼哀哉,嶇崎遠矣。
2.出自《遣興》詩何必勞方寸,嶇崎問遠公。
3.
見“嶇嵠”。嶇崎,道路險阻不平。
1.出自《玉搔頭·偵誤》[旦]踏破弓鞋三寸底,[老旦]長途歷盡嶇谿。
4.
見“嶇崯”。形容山勢險峻。
1.出自《文選·嵇康〈琴賦〉》玄嶺嶄巖,岝崿嶇崟。
2.出自《夜渡兩關記》石棧嶇崟,悉下馬累肩而上。
5.
見“嶇嶔”。形容山勢峻險。
1.出自《巫山天岫峰詩序》前后相對,嶇嵚參差。
6.
見“嶇嶔”。謂道路險阻不平。
1.出自《贈竟陵盧使君虔別》詩歸人憶平坦,別路多嶇嵚。
2.出自《吳任道說應舉時事》詩懸瓠城南陂水深,春泥滿眼路嶇嵚。
1.奴仆。古以俘虜為家奴,故亦謂奴仆為仆虜。
1.跟隨出行的仆從。
1.仆從與乘馬。
1.毀滅;覆滅。
1.即服牛。馴養之牛。
1.奴仆。
1.英語boy的音譯。侍者;仆役。
1.在風塵中奔走。形容旅途勞累。
1.一再作揖行禮。語出《孟子.萬章下》"子思以為鼎肉使己仆仆爾亟拜也,非養君子之道也。"
1.放倒戰旗。借指休戰。
1.媵妾。亦泛指奴仆婢妾。
1.春秋楚刑書名。
1.古代太仆等官的通稱。
2.受雇在家供役使的人。
1.復姓。金有仆散渾坦。見《金史.仆散渾坦傳》。
1.官名。秦始置,漢以后因之『成帝建始四年,初置尚書五人,一人為仆射,位僅次尚書令,職權漸重『獻帝建安四年,置左右仆射。唐宋左右仆射為宰相之職。宋以后廢。太平天國曾設仆射一職。
1.傳說能化為異類食人尸者。
1.仆人。
1.謂一一詳加論列。
1.仆人。
1.倒斃。
1.亦作"仆遫"。
2.即樸樕。一種矮小的雜樹。比喻凡庸。多指才能而言。
1.未成年的仆人。
1.仆童。
1.仆人。
2.猶奴役。
1.婢妾。
1.仆從與車乘。
1.駕車養馬。
1.駕車馬者。
2.泛指仆役。
1.附著。
1.即步甑。蒸煮食物的一種器具。
1.指死尸。
1.童仆之稱。
2.稱愚人。
1.仆隸差役。
1.猜測。
1.氣味沖鼻。
1.擲筆。
1.謂春天熊羆膘癢﹐登高木自墜。
1.攻城。
1.見"撲哧"。
擬聲詞撲哧一笑|撲哧一聲,車胎的氣跑了。
1.見"撲哧"。
1.見"撲哧"。
1.猶宰割。
1.象聲詞。多形容笑聲。
1.杖擊﹐鞭打。
1.鞭笞。
1.毆打。
2.相撲。
3.撲擊除滅。
4.拍打。
1.猶掃蕩。
1.刀名。通長一尺九寸五分﹐刃長一尺四寸。上廣下狹﹐木柄纏革。參閱《清會典圖錄.武備圖》。
1.忽然。形容快速。
2.象聲詞。形容碰撞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