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書〉古代的一種刑罰,在犯人臉上刺記號或文字并用墨染黑,后來軍隊為了防止士兵逃跑,也施于士兵。又叫墨刑。
2.
動詞
〈書〉在人體上刺上文字、花紋或圖形,并涂上顏色。
3.
名詞
(Qíng)姓。
1.
亦作“剠”。
2.
借指犯人。
1.出自《新五代史·吳越世家論》蓋其興也,非有功德漸積之勤,而黥髡盜販,倔起於王侯,而人亦樂為之傳歟?
2.出自《新五代史·十國世家序》嗚呼!自唐失其政,天下乘時,黥髡盜販,袞冕峨巍。
3.
文身。在人身上刺字或各種圖紋。參見“黥面”。
1.出自《隋書·東夷傳·流求國》婦人以墨黥手,為蟲蛇之文。
2.出自《新唐書·回鶻傳下》﹝黠戛斯族﹞俗趫伉,男子有勇黥其手,女已嫁黥項。
4.
古代在奴婢、士兵身上刻字作記號,以防逃亡。
1.出自《南史·蕭正德傳》蓄奴僮數百,皆黥其面。
2.出自《近事會元》景福元年,朱瑄叛於兗鄆,募勇士數百,黥雙雁於頰,立為雁子都。
3.出自《元史·世祖紀九》禁云南權勢多取債息,仍禁沒人口為奴,及黥其面者。
5.
鐫刻。
1.出自《白岳東巖》詩聲明走百靈,結構黥幽谷。
6.
黥刑;墨刑。
1.出自《書·呂刑》爰始淫為劓、刵、椓、黥。
2.出自《史記·孫子吳起列傳》臏至,龐涓恐其賢於己,疾之,則以法刑斷其兩足而黥之,欲隱勿見。
3.出自《軍儲篇一》限期三月戒煙,不戒者黥之!
1.水路驛站。
1.水和電。
2.指水力發(fā)電。
1.在辛亥革命前夕的四川保路運動中,革命者為發(fā)動人民武裝起義,將成都血案的消息寫于木板之上,涂以桐油,投入江中,傳遍各地,謂之"水電報"。
1.進行水力發(fā)電的機構,包括利用水力資源發(fā)電的設備﹑建筑物以及生產和管理系統(tǒng)。
1.臨水的殿堂。
2.帝王所乘的豪華游船。
1.哺乳綱,食肉目,鼬科。體長約40~60厘米,雄的較雌的大。尾蓬松,長約為體長的一半。體黑褐色,至尾端幾為黑色;頦白色,腹有時有白斑。毛密厚,適于水中生活。乳頭六個。主要在夜間活動。原產北美洲。毛質甚優(yōu),是珍貴的毛皮獸。可人工飼養(yǎng)﹑繁殖。
1.燒水用的器具。用陶土或金屬制成。
1.曲調名。
詞牌名。相傳隋煬帝曾作《水調歌》,唐代將它演變?yōu)榇笄桀^”當為其中序的第一章。雙調,九十五字,押平聲韻。宋代于上下闋中的兩個六字句,多兼押仄聲韻。也有句句通押同部平仄聲韻的。
詞篇名。北宋蘇軾作。題為丙辰(1076年)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作者弟蘇轍)”,當時作者在密州(今山東諸城)。詞上片寫醉后上天落地的神奇想像,下片通過對月光流照的描寫,抒發(fā)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的感慨。是作者豪放詞的代表作之一。
1.指記述河道水系的文獻。
1.盛水或汲水的用具。
2.安置在廚房等場所的有出水管的水盆。
3.雨水管上部的漏斗形配件。用以匯集和調節(jié)自檐溝流下的雨水。
1.貯水之地窖。
2.水道;水之出入孔道。
1.利用水力舂米的器械。
1.舊時方士所謂五遁之法的一種。即水中遁形隱身之術。
1.溺死之災。
2.三國魏晉以后,漸行飲茶,其初不習飲者,戲稱為"水厄"◇亦指嗜茶。
1.水鳥名。
1.指水苔。
1.粥,稀飯。
2.指用水浸過的米飯。
3.指祭奠時用的酒﹑飯。
1.水路販運。亦指水上商販。
1.木制的方形盛水器。
1.指水中香草。
1.猶水堤。防水的設施。
1.亦作"水婔"。
2.水之匹配。指火。
3.水中神女。
1.見"水妃"。
1.糞便等有機物腐熟后加水所成的肥料。
1.水盜。
1.指粉絲或粉條。食用前常浸水中,故稱。
2.中藥粉錫的別名。
3.一種化妝用品。
用水調和粉質顏料作的畫●涂不透明,有較強的覆蓋力,效果近油畫。薄涂效果近水彩畫,較明朗輕快。技法有干畫法與濕畫法兩種??僧嬙诩?、布或木板上。
1.見"水分"。
1.人糞等腐熟后加水而成的肥料。
1.水葬。
2.內貯水以隔絕氣體的裝置。衛(wèi)生用具上的存水彎是最常見的水封。
1.纖夫,船工。
2.挑水工人。
1.荷花的別名。詳"水花"。
1.荔枝的別名。荔枝重而不沉,置水中隨水上下,故名。見清屈大均《廣東新語.荔枝》。
1.神話傳說中水神或龍王所住的地方。
2.用為水神的稱號。
3.指水的深處。
4.星官名。
5.膀胱的別名。俗稱尿脬。
1.人體肚臍以下的部位。也稱少腹。
1.指荷葉。
1.貯水的缸。
2.指汽缸。清末把鍋爐﹑蒸汽機都叫做水缸。
1.江河的支流。
1.臨水的樓閣。一般為兩層建筑,四周開窗,可憑高遠望。
1.管理治水工程的官員;治水工程人員。
2.船工;水手。
3.水利工程的簡稱。
1.水利之事。
1.宋代社會的一種騙局。
1.放水淹沒敵方。
1.神話中的水中宮殿;水邊殿宇。
1.即汞。
1.較小的水道。
2.中醫(yī)針灸穴位名。即人中穴。
1.水獺的別名。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獸二.水獺》。
2.一種水鳥。即魚狗。
俗稱水銹”。固結于鍋爐等熱交換設備中與水或蒸汽接觸的金屬表面上的沉淀物。多呈白色,因水中部分鹽類受熱析出所致。結于受熱面上的水垢,會惡化傳熱效率,使金屬材料因局部過熱而燒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