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水鳥名。頭大,嘴扁平,趾間有蹼,翼長而尖,羽毛多,灰白色。生活在海洋及內陸河川,以魚類和昆蟲等為食。種類繁多。
1.出自《山海經·海外東經》玄股之國在其北,其為人衣魚食鷗,使兩鳥夾之。
2.出自《后漢書·馬融傳》水禽鴻鵠,鴛鴦、鷗、鹥,鸧鴰。
3.出自《本草綱目·禽一·鷗》鷗者浮水上,輕漾如漚也……在海者名海鷗,在江者名江鷗。
4.出自《花津》詩江湖自我野興長,鷗鳥于人宿緣厚。
5.出自《和謝老泛舟古田水庫原韻》島中風景明如畫,池上鷗飛甚款徐。
1.猶脅肢。
1.亦作"脅制"。
2.猶挾制。以威力強迫﹑控制。
1.梵文音譯為"波栗濕縛"﹑"波奢"等。說一切有部傳為佛祖第十世。投尊者佛陀蜜多出家﹐勤修苦行﹐未曾以脅至席而臥﹐時人號為"脅比丘"﹑"脅尊者"。見唐玄奘《大唐西域記.健馱邏國》。
1.不順。
1.私藏;隱藏。
2.指挾帶。
1.攜帶書籍。謂勤奮讀書。
2.謂應科舉考試時夾帶時文書籍。
1.亦作"挾策"。
2.手拿書本。喻勤奮讀書。
3.胸懷計謀﹑建議。
4.持鞭,揚鞭。亦以喻奔走;行動。
1.古時相馬術語。謂馬的胸脯寬一尺以上。
1.挾尺。
1.攜帶;混雜在他物中秘密攜帶。
2.謂以強力帶著。
3.猶夾雜,帶有。
1.猶懷恨。
1.輔佐。
1.握持。指作為。
1.見"挾奸"。
1.披著綿衣。亦以喻受人撫慰而感到溫暖。
2.把絲綿裝入衣衾內,制成綿袍﹑綿被。
1.見"挾天子以令諸侯"。
1.傍晩。
1.挾制擾亂。
1.謂十日。從甲至癸,十干已周,故云。挾,通"浹",周匝。
1.見"挾山超海"。
1.夾著泰山跨越北海。喻不可能做到的事。語本《孟子.梁惠王上》"挾太山以超北海,曰'我不能。'是誠不能也。"
1.猶言不待燒煮,活吃,生吃。
1.依仗權勢或威勢。
1.倚仗。
1.私藏書籍。
2.指挾書律。
3.專指應科舉考試時夾帶時文書籍。
1.即挾書律。
1.秦始皇三十四年,采納丞相李斯的建議,下令禁止儒生以古非今,頒布民間有私藏《詩》《書》和百家書籍者族誅的法令。
1.心懷私念。
1.破敗。
1.即筷子。挾,通"梜"。
1.猶言挾天子以令諸侯。
1.尋事生非;挑剔冒犯。
懷著怨恨心中挾嫌|挾嫌陷害。
1.挾制豢養。
1.倚仗。
1.懷持正義。
2.倚仗名義。
1.猶懷恨。
1.輔佐。
倚仗威勢或抓住別人弱點,逼迫其聽從自己支配衙內倚仗權勢,動不動挾制地方官長。
1.徹底治理。挾,通"浹"。
1.夾住車轅。《左傳.隱公十一年》"公孫閎與潁考叔爭車﹐潁考叔挾辀以走﹐子都拔棘以逐之。"后以喻勇武有力或勇武有力的人。
1.指背離法度的不正之道;妖異怪誕之道。
1.乖戾不正。
1.奸惡。
1.謂共同變化而無止境。
1.共同生活到老。常特指夫妻相偕到老。
2.借指夫婦。
1.匹配;配合。
1.先天之疾,與生俱來的疾病。
1.同時代。
1.謂同趨一個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