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詩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集了從西周初年到春秋中葉的詩歌305篇。它以四言詩為主,普遍運用賦、比、興的表現手法。“楚辭”是戰國時期興起于楚國的一種詩歌樣式,屈原的《離》是其代表作。《離》和《詩經》在文學史上并稱“”。
B.
《孔雀東南飛》,是我國古代最早的長篇敘事詩,它與北朝的《木蘭詩》,并稱為“樂府雙璧”。“樂府”本是漢武帝時設立的一個官署。它搜集、整理的詩歌,后世稱它叫“樂府詩”或簡稱“樂府”。
C.
王羲之的《蘭亭集序》既是散文佳作,又是名帖,流傳久遠。序是古代文體的一種,大多用以題贈,或作著作的前言。《蘭亭集序》是朋友之間互相唱和的臨別贈言,稱為贈序。
D.
蘇軾,北宋杰出的文學家,與其父蘇洵、其弟蘇轍合稱“三蘇”,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因“烏臺詩案”被貶黃州任團練副使,《赤壁賦》就是此時創作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