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草木雜詩七首 其七 菖蒲
東山在眉宇,未到心郁紆。流泉撞哀玉,清洌生菖蒲。聞有嬋娟子,棄家來結廬。窈窕云霧窗,參差冰玉膚。絕粒屏香節,仙姿清且腴。邇來隱身去,冷落愁臞儒。靈方無由乞,石斗移根須。相看意已消,何必見子都。
東山在眉宇,未到心郁紆。流泉撞哀玉,清洌生菖蒲。聞有嬋娟子,棄家來結廬。窈窕云霧窗,參差冰玉膚。絕粒屏香節,仙姿清且腴。邇來隱身去,冷落愁臞儒。靈方無由乞,石斗移根須。相看意已消,何必見子都。
地勢東南盡,清江吳越分。
修涂雜川陸,游役念良勤。
相從二三子,心期同所欣。
逢幽不暫憇,何由解塵紛。
抗跡蹈奇石,揚情矚流云。
崇林擁密翠,細草潛幽薰。
蘭亭訪舊游,昔嘗覽遺文。
有生憐共盡,興懷豈惟君。
逍遙千載上,逸興故不群。
風流詠觴樂,寂寂今無聞。
誰家好事許相過,有酒何妨醉面酡。
兄弟偶同詞館逸,林泉偏傍故園多。
晨鐘屢趁伊蒲飯,晚艇時聽欵乃歌。
莫遣是非來到耳,只應憨睡奈閑何。
嘆息東京亂,忠推北海豪。
未容禾女鬼,輒代卯金刀。
義概秋霜勁,英名白日高。
猶應凜生氣,遣恨失吞曹。
兵戈幾載劇波翻,去住優游僧自閑。
已熟機緣到真際,久將生死斷人寰。
沙明寒水月窺澗,露濕曉煙秋在山。
一佛鏡中那是別,孤云不離亂峰間。
幽居長杜戶,竟日少來人。
花動蜂兒去,簾垂燕子嗔。
脫巾慵不整,得酒醉仍頻。
養拙風塵外,吾寧愧此身。
體為常輕定復飄,間梅遮杏得春饒。
別離處處添愁色,風雨年年換舊條。
拂瓦半枯陶令宅,沿溪不斷灞陵橋。
凄涼又見千門綠,野老當時恨未銷。
草邊飛騎如煙滅,拉獸摧斑食其血。
此時疾首念鑾輿,玉體能勝饑渴無。
危城屑曲驚云擾,簠簋無光天座杳。
奮戈儻未雪深讎,我食雖甘何忍飽。
晏食聊當肉,緩步聊當車。
身閑貴莫比,心足富有余。
時飲一杯酒,歷觀千載書。
正爾良獨難,亦復將何須。
翁劉異氏居同里,奕葉論交今久矣。隴西京兆實姻連,我既識翁因識李。
巽卿自洛始遷閩,寄食僧房仍密邇。盍簪雅好有新舊,傾蓋高情無彼此。
酣歌擲劍悲群公,胡為局促荒山中。曲肱放浪雖所樂,樂此亦知吾道窮。
自聞胡馬再南牧,九州何地無兵戎。世衰成敗不以正,奸宄得意為英雄。
儒生守經昧時變,憤切氣欲摩蒼穹。斯言撥棄勿復理,把酒論詩差可喜。
圍爐夜語忘刻漏,吹燈曉色盈窗幾。歸涂草棘縈風袍,主人謝客仆御勞。
云山悵望一回首,虎豹出穴哀猿號。
春風楊柳眉,春禽弄百舌。
一片祖師心,兩處俱漏泄。
不動步還家,習漏頓消滅。
暗投玉線芒,曉貫金針穴。
深固實幽遠,無人孰辨別。
慚愧可憐生,頭頭皆合轍。
不念阿彌陀,南無干屎橛。
無智癡人前,第一不得說。
又見庭梧一葉飛,物華心事兩差池。
百年未半老相逼,四序平分秋獨悲。
過岸山川云漠漠,殘燈院落雨絲絲。
客懷料理須杯酒,哭向窮途定自癡。
招提聊駐屐,卻去白云堆。
老眼看山倦,余懷向酒開。
晚涼微雨送,秋意一蟬催。
醉里揮犀妙,方知有逸才。
荒荒日已暮,回首興何長。
???紛干穟,森疏嘯折篁。
水枯山石露,風晚野花香。
歸臥前簷下,詩成小雨涼。
公不見白衣居士春風里,浪走尋芳南澗底。
要見深紅躑躅花,不辭辛苦行三里。
吾人風味復不惡,異代幽情敢相擬。
故穿密竹過山腰,卻下橫橋度沙嘴。
寧甘著腳踏殘雪,正欲搜春訪桃李。
天寒桃李都未花,只有山梅破紅蕊。
低欹巖石俯蒼翠,倒影方塘照清泚。
臨風三嗅忍回頭,細看長吟聊徙倚。
牽花及此當作意,歸把疏香泛浮蟻。
莫令摽落亂飛空,惆悵殘英隨隴水。
春風搖溪溪搖天,劉郎詩思如涌泉。
已憐飛花太狼藉,卻愛芳草長芊綿。
癡兒了事從渠了,萬古寒空沒飛鳥。
北海樽中興味長,邯鄲枕里功名小。
南山北山云崔嵬,君胡不歌歸去來。
山中交游苦相憶,玉柱瑤瑟生浮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