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光院
兵戈幾載劇波翻,去住優游僧自閑。
已熟機緣到真際,久將生死斷人寰。
沙明寒水月窺澗,露濕曉煙秋在山。
一佛鏡中那是別,孤云不離亂峰間。
兵戈幾載劇波翻,去住優游僧自閑。
已熟機緣到真際,久將生死斷人寰。
沙明寒水月窺澗,露濕曉煙秋在山。
一佛鏡中那是別,孤云不離亂峰間。
多年戰亂如波濤翻涌,僧人們卻自在來去悠閑。已悟透機緣抵達真理之境,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寒月照著明沙,月光似在窺視山澗,秋晨露水打濕曉煙,秋意彌漫山間。佛性在鏡中并無分別,就像孤云始終繚繞在亂峰之間。
兵戈:指戰爭。
優游:悠閑自在。
真際:佛教語,指真如的本體或事物的真實相狀。
人寰:人間。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兵戈幾載劇波翻”可推測,當時處于戰亂時期。詩人或許是在看到定光院僧人在動蕩中仍能悠閑修行,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僧人超脫的修行境界。其突出特點是將戰亂與禪境結合,禪意濃厚。在文學史上雖影響不大,但展現了特定時期對禪意生活的追求。
誰有鴻魚報遠音?一窗無恨映湖云,春紅落了落秋英。敗月疲鞍人半老,小衾溫枕夢猶新,兩間回首短長亭。
宛轉瀛洲希幔坡,?蜷玉蝀歷銀河。廣寒遙見空中殿,太液新添雨后波。云捲紅妝千步障,風吹璚蓋萬年柯。泰平見說宸游慶,馳道青青長薜蘿。
水陸花無數,南枝愛殺人。遙持一杯酒,江上酹花神。
白溝河水逝東奔,燕馬南來河水渾。原草百年殷戰血,陰風半夜斗游魂。明堂又喜朝元后,率土空教哭圣孫。回首漫憐方正學,茫茫青史不堪論。
火蛾市里珠論斗,面繭筵中芡滿盤。猶記薰風初作穟,不知春雪解成團。圓疑藻井重光漏,美在靈砂一粒丹。食罷鄉心渺無賴,江樓燈月好誰看。
船下驚灘浪政喧,花汀水退走沙痕。一峰忽自云端出,只見孤尖不見根。
鳳膺龍脊渥洼姿,正是奚官得意時。野老步行身自穩,詔書新下不教騎。
炊煙生處是柴關,只隔前溪半里山。偶展《漢書》隨意讀,不教牛角掛空還。
棲碧亭空鎖翠慰,詩成人世已俱非。墨池水暖鵝誰換,華表云間鶴自歸。樓倚仲宣休作賦,碑思叔子故沾衣。古來陳跡知多少,立馬西風又落暉。
只說暫違去,如何竟不來。莫非多契合,從是久徘徊。笑傲風前榻,歌停月下杯。卻憂鱸正美,歸興又將催。
歌梁塵未斷,舞袖影方閒。落月窺珠鏡,青春暗玉顏。為云歸峽里,竊藥去人間。安得招?術,姍姍步幄還。
微雪初消月半池,籬邊遙見兩三枝。清香傳得天心在,未許尋常草木知。
輕霜臨菊月,細雨似梅天。莫道春隨風雨過,化工昨夜到桑麻。
偃革逢華旦,三雍識漢儀。明倫先太學,首善自京師。圣主脩文日,諸生望幸時。宸奎在輪奐,萬目仰宏規。
妙樂空傳入太清,濁心塵耳不關情。而今靜里耽玄思,學聽流云作水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