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廬山簡寂觀三首 其三
怒龍斗未已,角尾相攀牽。巨石為解紛,背腹遭虬纏。千年毒不死,槎牙帶云煙。樹間宜畫我,乞與人間傳。
怒龍斗未已,角尾相攀牽。巨石為解紛,背腹遭虬纏。千年毒不死,槎牙帶云煙。樹間宜畫我,乞與人間傳。
秋色淡如斯,誰家玉笛吹。
一聲人靜后,千里月明時。
莫辨《關山》曲,空悲《楊柳枝》。
秋風如可托,為我寄相思。
婀娜綠楊枝,上有雙鴝鵒。焉知九苞鳳,終擇丹山宿。
翩翩雙好鳥,同集一枝安。誰知瑤島上,別有青瑯玕。
柳影沾衣,湖光斂黛。壟頭風景春如醉。
白云一片認歸帆,石欄雕砌今何在。
午夢當年,文章幾輩。返生香爇詩魂碎。
煙波浩渺鎖漁歌,蘼蕪墓草春憔悴。
風裁百僚長,繡斧曳朱衣。姓氏書長樂,光芒徹太微。
樓臺三竺繞,鹵簿六橋飛。燁燁黃金下,花驄近帝畿。
矯矯群龍集,掄才作賦場。樓船移采石,斧鉞駐錢塘。
宦業三臺重,鄉書一水長。蚤知門下彥,騰踏半飛黃。
蕭然蓬戶柳陰封,
二月蘭馨草閣中。
讀罷南華溪畔立,
誰家墻外一枝紅。
乾坤磔裂歲年賒,忽復中原慶獲嘉。
雷煥竟能出神劍,張華才許識真茶。
一身北去南來雁,萬事朝開暮落花。
詩句辱公過相獎,已甘終老作田家。
峰頭午夜氣冥冥,春樹千年萬壑平。遠瀑飛奔當杪下,一回聽勝百回聽。
吟猿歇后萬風收,默對禪心徹夜流。即使錦堂千歲在,也應歌舞罷秦樓。
不尋歸路失人間,靈鶴文鸞任往還。一自葛洪烹藥后,更無人聽此聲閒。
梅花莊上眼先明,若個人當絕壑行。借問昆崙高幾許,昆崙高亦少人聽。
漫撒珍珠落綺羅,如今金谷恐無多。天邊若得同流水,牛女經秋莫渡河。
五色文禽出洞來,七金山上版圖開。秦皇漢武虛勞甚,錯聽昆明有劫灰。
一片桃花失武陵,避秦人已足囂聲。不須賒月洞庭上,利涉如今滿洞庭。
縱使神仙聽亦難,難將此意與人看。可憐易水無端甚,忽為荊軻萬古寒。
靈藥無根歲歲肥,老人峰下長新薇。王喬不帶神仙骨,空向山頭坐不歸。
尋常石面看流瀑,散雪霏霏濺衲衣。何似夜寒千仞上,耳根無力意根微。
竹窗記得遼陽雪,未必凄清似此多。我亦馀生知有道,等閒無奈后昆何。
博望當年漫泛槎,此生萍梗是無家。誰言華表堪聞鶴,那見人間可駐霞。
鐵橋穿過亂層云,萬疊山形下界分。翠色最宜高處見,水聲偏好夜深聞。
山光常晝樹常陰,不到峰頭負此心。記得此中高曠意,閒時好向靜中尋。
冷落無聲漸入懷,不知身已被云埋。分明初愛聽流水,此意全非聽水佳。
心無一事四山高,火色驅寒助敝袍。坐處始知行處險,靜時方覺動時勞。
魚服俄離網,龍泉忽缺铓。
卻將江左業,分付紫髯郎。
正朝排仗謹天元,
常服無令入禁閽。
十樣冠裳五千襲,
紫宸前殿對諸蕃。
月照當襟雪,
終剪施摩詰。
我作白須行,
而得養生術。
黃昏獨自下簾櫳,挑盡銀釭不肯紅。有限清歡好時節,可堪拋擲雨聲中。
料卿知我憶卿真,繡被難安轉側身。聽盡漏聲還聽雨,綠窗同是未眠人。
閉戶沉沉長綠莎,隔條街巷抵銀河。一宵兩處芭蕉上,不敵相思淚點多。
兼旬梅雨苦如年,霽后晴云火欲然。雨即阻人晴亦阻,天公難作是情天。
相期隔日到妝臺,苦被金閨女伴猜。如此炎官張火傘,迎朝觸熱為誰來。
笙清簧暖小排當,
雅樂伶官各擅場。
合四乙工仍燕樂,
漫夸古調譜清商。
靜對煎茶灶,
閑疏洗藥泉。
回頭問童子,
今夕是何年。
邗溝繚繞上云空,
坐阻層冰不得通。
賴有東風可人意,
為開明鏡玉奩中。
陣云壓城日光白,羽檄紛馳騎充斥。颶風昨夜起鮫宮,斗靚千群復何益?
憶昔軍興催造船,吳民髓竭無金錢。刺史流汗縣令哭,老農含血遭笞鞭。
一朝連烽迷海道,帆檣如山倏然倒。旗鼓虛張楊仆營,艨艟已入田橫島。
沙溪十里飛黃埃,人家門戶晝不開。橫刀躍馬滿街市,海船方去官軍來。
君不見軍中健兒不羞走,盡是幽并好身手。十村九村無人煙,不掃鯨鯢掃雞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