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張功父寄陸務觀郎中
新詩老去合名家,猶喜春風在鬢華。
恨徹斯文無雪處,竟將好語向誰夸。
自知人物隨時盡,獨倚欄干到日斜。
問訊故人今健否,東籬明日又黃花。
新詩老去合名家,猶喜春風在鬢華。
恨徹斯文無雪處,竟將好語向誰夸。
自知人物隨時盡,獨倚欄干到日斜。
問訊故人今健否,東籬明日又黃花。
您新詩造詣深厚,年老了堪稱名家,欣喜您兩鬢仍有春風般的氣色。遺憾這斯文之地沒有雪的映襯,就算有好詩句又能向誰夸贊。自己知道杰出人物會隨時間消逝,獨自靠著欄桿直到夕陽西下。問候老友如今是否康健,東邊的籬笆下明天又會開滿菊花。
合:應該,稱得上。
鬢華:兩鬢的頭發。
徹:透,這里可理解為遍及。
斯文:指文人、文化。
問訊:問候。
東籬:化用陶淵明“采菊東籬下”,指種菊之地。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當時文人之間常有詩歌唱和交流,張功父寄詩給陸務觀,作者和詩回應。詩中體現出當時文人對文學創作的重視,以及朋友間的情誼。同時也反映出隨著時間推移,一些文人老去,作者有對時代變遷的感慨。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友人詩才的贊賞和牽掛,也流露出時光易逝的感慨。其特點是情感真摯,借景抒情自然。在文學史上體現了當時文人唱和的文學風氣。
人悅禪翁巧結廬,更營飛閣取幽虛。溪山雨后翠欲活,欞檻風來清有馀。龍象幾年成佛界,猿猱深夜雜僧居。還如夢得聞涵碧,誰寫丹青復寄予。
千絲萬綠柳梢長,朱廉掩映斜陽。花須蜂戀蝶含香。點綴新妝。爭耐封姨少女,浪吹竹淚飄湘。春光黯淡問衣裳。好費商量。
兩詞仙、后先初度,餞秋才過幾日。秋花秋柳今猶健,想像泉明豐格。曾親見。錦繡好、江山忽變狉榛俗。愁添白發。每星晚霜晨,把年時事,向索郎重說。休太息。輕負林棲歲月,清閑終是難得。好精著述名山業,殊與塵勞有別。強自釋。聚洛社,耆英自壽詞先拍。各歌一闋,盡陽春白雪,興高采烈,欲擊唾壺缺。
林塘藹藹凈晨暉,霜落風停葉自飛。村巷不曾緣客掃,莫嫌塵土污秋衣。
外國人來獻寶珠,琉璃雙眼赤金須。奇形不欲宮中見,詔遣滕王進畫圖。
錦堞壓長橋,蘆溝雪半消。九衢龍氣繞,一望馬蹄遙。漠漠云煙斷,平平風草驕。行人明月夜,寥落聽鳴刁。
西墅開馀景,東山異物華。桓榮方在國,韓愈已辭家。吟刻云扉竹,閒烹石鼎茶。忘形忽相遇,不用具袈裟。
大士當年密行成,山居黃色有云生。黃云已共斯人去,飛閣猶為此地名。欲到塵埃先擺落,縱觀氣象亦崢嶸。誰云瑞應難追復,禪老而今祖意明。
九霄高插碧芙蓉,雨后淋漓石氣濃。郡國俯看三十六,煙霞深護萬千重。峰中劍戟驚啼穴,天上風衣起臥龍。一覽應知眾山小,幾回相對倚吟筇。
九日沙溪路,舟中可當家。菊應無處覓,酒亦不須賒。酩酊思陶令,登臨愧孟嘉。廿年此奔走,徒羨晚歸鴉。
圣祖龍飛日,周遭佳氣蔥。蜿蜒來岱岳,雞犬近新豐。湯沐瞻中立,河山憶上公。只今全盛日,不數漢歌風。
可憐最是嬋娟,遭時淪落如蓬梗。過庭續句,竟成讖語,何堪追者。十色蠻箋,七弦箏柱,閑情自領。算愛才不少,騷人墨客,終莫慰、青樓恨。
去錦城東差近。是太和、薛濤古井。五云深處,昌蒲一碧,蕭蕭搖暝。訪古人來,登高憑吊,傷心薄幸。問桃林何在,年年杜鵑,只余悲哽。
隋苑迷樓,曲江問渡。蕪城景色今何處?路人遙指杏林來,春光點染還非暮。攜手聯翩,此心如素。封花嘯味觴無數。忽然齊唱踏莎行,依依耐可花間去。
負扆延英色自溫,臣心如結不能言。兩宮殯在馀恩淚,九陌車過見燹痕。補袞故知時局異,張維誰信古經尊?散材廢學由來舊,綿蕝何堪作叔孫?
松蓋盤盤擁百層,連山雨過白如蒸。晚風吹散天邊影,琥珀神光忽上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