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侍御赴安西
行子對飛蓬,金鞭指鐵驄。
功名萬里外,心事一杯中。
虜障燕支北,秦城太白東。
離魂莫惆悵,看取寶刀雄。
行子對飛蓬,金鞭指鐵驄。
功名萬里外,心事一杯中。
虜障燕支北,秦城太白東。
離魂莫惆悵,看取寶刀雄。
友人出行就像那隨風飄飛的蓬草,手持金鞭,跨上鐵驄馬,奔赴遠方。功名在萬里之外,離別的情誼都在這一杯酒中。你將去燕支山北的邊地,而我遠在太白山東的秦地。離別時不要惆悵,看那寶刀閃耀,定能建立功勛。
行子:指出行的人,這里指李侍御。
飛蓬:蓬草遇風飛旋,常用來比喻遠行之人。
鐵驄:青白色相雜的馬。
虜障:指防御工事。
燕支:山名,即焉支山。
秦城:指長安。
太白:山名,在今陜西眉縣東南。
此詩創作于盛唐時期,當時國家強盛,文人渴望在邊疆建功立業。詩人送友人李侍御赴安西任職,有感而發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友人,突出特點是情感豪邁又不失深情。在文學史上體現了盛唐時期文人積極進取、渴望報國的精神風貌。
盭氣阨金臺,
禁城中夜開。
燕成巢幕讖,
盜竊大弓來。
西北荒邊備,
東南剩劫灰。
誰將遏亂略,
指望出群才。
漸長憐渠易,
將衰覺子難。
晚來燈下立,
攜就月中看。
弱喜從師慧,
貧疑失母寒。
亦知談往事,
生日在長安。
秋雨不斷天冥冥,逐臣臥病幾時醒。
空慚去燕猶知社,浪說刳龜為有靈。
生白久虛莊叟室,草玄何意子云亭。
雙溪風月平生地,準擬相逢眼更青。
曲中何限秋心,天花高下隨風墜。星槎路隔,銀川曲繞,動人旅思。萍絮浮蹤,唱驪筵散,停騶門閉。試閒中靜憶,蛩聲雁影,懷古意,悠然起。
乍見蓬萊清淺,嘆西京、歲華如綴。塵迷玉宇,夢回金炬,唾壺應碎。謾寫新愁,數行殘柳,一泓寒水。共蘭成此際,行吟悄悄,滴銅人淚。
二畝新蔬圃,三間舊草堂。病除身小健,秋近夜微涼。薄酒時醒醉,殘書半在亡。老懷常自笑,無事忽悲傷。
睡美不知旦,氣衰先覺秋。有時浮小艇,隨意宿滄洲。未恨名風漢,惟求拜醉侯。更須多種竹,搔首送悠悠。
手中一勺子,
散涌忽盈畝。
五月青實成,
君看大如斗。
向日晚飛低,
飛飛未得棲。
當為歸林遠,
恒長侵夜啼。
矢心欲解浮名縛,
海上林光汝最真。
四百峰巒分我半,
清風明月兩閒人。
萬疊祁連列檻平,
遙飛寒爽照人清。
西邀王母云車近,
東望長安雨樹明。
天馬自來春蓿長,
澤鴻方集午煙橫。
共疑身在塵寰表,
應有高衢接玉京。
彼美亭亭立上方,
荷衣蕙帶紫霞裳。
飄搖兩袖春風細,
惹得巖花百和香。
山外黃塵不到門,南風松竹翠紛紛。
暗中有虎村嗥合,夜半聞雞老睡分。
帶得兒來同坐雨,飛歸家去欲排云。
收書忽報今朝喜,病女加餐藥奏勛。
白發星星,
骨癯氣清。
雪浸山嵂屼,
秋在水渟泓。
流琥珀兮澗松老,
射珊瑚而波月明。
影落大千去也,
何妨觸處崢嶸。
疆甸驚烽火,
因民號竟誣。
誰承王氏臘,
奈此霍家姝。
野老憂天壓,
君門感日晡。
不堪回首處,
宮闕夜啼烏。
都亭落日盡離觴,
潞渚晴波放畫航。
花擁旌旄催宦況,
雨敲燈火憶鄰光。
須知大隱元兼吏,
肯道諸侯不似郎。
此去南州歌善政,
循良未必只龔黃。
今日胡不怡,
過眼青春空。
紛紛蕭艾中,
見此萬綠紅。
蜻蜓從何來,
當午停芳叢。
物情諒有得,
吾意亦從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