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王八
征馬嘶長路,離人挹佩刀。
客來東道遠,歸去北風高。
時候何蕭索,鄉心正郁陶。
傳君遇知己,行日有綈袍。
征馬嘶長路,離人挹佩刀。
客來東道遠,歸去北風高。
時候何蕭索,鄉心正郁陶。
傳君遇知己,行日有綈袍。
遠行的馬在長路上嘶鳴,離別的人握著佩刀。客人從東邊遠道而來,歸去時北風正勁。時節是如此的蕭瑟,思鄉之情正憂悶難消。聽說你遇到了知己,遠行時會有人贈送厚袍。
挹(yì):握持。
郁陶(yù yáo):憂悶、思念的樣子。
綈袍(tí páo):厚袍,這里用戰國時范雎的典故,指他人對自己的關懷照顧。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推測是詩人在與友人王八分別時所作。當時社會或許處于動蕩或人們常為生計奔波,離別頻繁,詩人在送別友人時有感而發。
這首詩主旨圍繞離別,突出了離別的傷感和對友人的關懷。其特點是情景交融,情感表達細膩。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古代送別詩的常見主題和創作手法。
儒官冷落似村居,
蒲艾葵榴色色無。
卻有一尊春釀在,
醉眠猶勝楚三閭。
壓架駢枝露顆圓,
水精落落照晴軒。
微酸自是江南種,
尚忍因渠說太原。
高林杲杲日欲出,
卻視諸山云自入。
道人導我啟圓龕,
五百金仙爭突兀。
耀州燒瓷樸不巧,
獅子座中蓮葉繞。
亂馀得此鎮山靈,
莫恨當時賜田少。
世人變滅隨空云,
至人來往繇念根。
長眉下生會有辰,
摩挲笑視默與論。
青田兩鬼詩,
盧仝應卻走。
譬如圖怪石,
只在得奇丑。
觀音門外江風顛,驚濤斷渡無行船。船頭燕子何翩翾,谽谺下啄蛟鼉淵。空江無巢飛不前,回翔招我登其顛。
十盤九曲如蟻緣,磴道一線開何年。忽然絕頂浮嵐妍,孤亭岌岌撐如拳。荒坪草沒層厓偏,斷碑欲墮藤蘿牽。亢石無階謝雕鐫,側身俯江江浴天。
天風狂吹山孤懸,我欲跨燕凌飛仙。燕兮斂翼不可鞭,但看鸛鶴橫江騫。須臾返照來澄鮮,紫翠千里流無邊。江南江北紛山川,冥冥閃閃沈蒼煙。
羅胸氣象收萬千,目力雖竭情流連。巖扃欲暝云帷褰,夕霏四斂天容蔫。下山皓月忽已圓,江光山氣爭回旋。
茲游奇絕吾當傳,歸舟汲汲書長篇。詩成推篷歌叩舷,煙中燕尾猶涎涎。
二月韶光麗,迎來滿路花。
迎風身更活,弄日影偏斜。
一徑余春意,三分逐水涯。
笑他飄泊甚,到處即為家。
明月留人不放歸。煙波深處釣船稀。巨鱗跋浪向苔磯。
永夜露床青篾簟,空庭風架白蕉衣。清涼一味養人肥。
青滋山人漢王孫,產古楚地今吳門。秋心古貌凜然具,滟滪之水瀟湘云。雄才跨陵鄴都客,自許卓犖能偏人。少年客游老不返,負笈歷遍天涯春。江濤海色攬欲盡,裋褐飽掬京華塵。
低佪趙魏區,流覽咸陽道。探索邯鄲戰伐危,蕩磨太華陰陽老。鳳臺牛首煙雨秋,歸去更作金陵游。酒酣放筆真宰赴,國殤山鬼啼陰幽。
君年六十舉一子,三載盈盈限秋水。故鄉不歸歸異鄉,人生有情寧樂此。秋山友人遺尺書,報君白首來京都。玄州十月一把臂,惆悵垂老猶饑驅。
短日迫虞淵,不得駐斯須。清冰寒迸玉壺碎,霹靂駭震丘琴枯。憶與君訂交,乃在庚子冬。驚飆振霜原,安能定飛蓬。中間離合經一紀,壯齒亦復成衰翁。
昨夜昏燈入妖夢,先期死友精誠動。素車白馬城東來,失聲一拍成悲慟。天青月凍風凄凄,嚴霜古瓦鵂鹠啼。孤魂熒熒夕幾逝,江云燕樹增迷離。
老妻向衰暮,嬌兒方孩提,可憐煢獨誰依棲。新詩簡練齊杜陵,壬子況復同年生。君當休明彼昏亂,生死遭遇何同情。皇天獨畀身后名,嗚呼皇天獨畀身后名。
雙魚來自瘴江濱,
一讀家書一愴神。
見說炎荒風土惡,
可無神物護忠臣。
隴首煙云接海壇,
日邊金馬玉為鞍。
屹然瓊島開奇甸,
常作擎天八柱看。
逆旅何緣遇兩君,春風畫舫謝殷勤。壺投心矢忘賓主,酒吸磁杯醉水云。景逼詩篇爭出手,才高郡政總超群。聯舟共聽吹橫笛,披寫鄉情到十分。
畫舫遲遲喜接君,丁夫催拽未須勤。鷗忘遠渚詩裁月,魚戲澄波筆掃云。棋局到頭輪袖手,春風轉盼又離群。夕陽倒照漕河柳,斟酌吾杯更幾分。
水凈霞明玉鏡開,方平叨駕藻舟來。脫冠太守逢高彥,愛殺清歌戲馬臺。
重九蘇臺登暮秋,毗陵公子神仙流。黃英一束無人送,楚客偏多冉冉愁。
芳草青青西子湖,南天鴻雁未高呼。吳人弦管喧佳節,一道花江帶舳艫。
轉岸回溪近五湖,煙霞驅向碧流鋪。綵云未化淹歌舞,爭道高陽舊酒徒。
酉水辰山翠滿津,解冠從此樂馀春。酒攜竹下呼鄰老,詩賦梅邊寄遠人。薜荔墻低時過月,桂花叢密自摶云。柴關莫訝煙霞僻,市鼓塵喧本厭聞。
一曲溪流一曲津,津頭風暖四時春。飧霞客授還山訣,吹笛風傳隔隴人。曉枕紅搖東海日,午窗涼覆北山云。江山何處芙蓉棹,又送相思入夜聞。
海上東來住此津,釣裘久數喜逢春。休疑水月十年廦,原是江湖一散人。世態隨時觀尺蠖,聲名于我本浮云。溪前拈起逍遙語,卻笑無聞亦有聞。
紫陌紅塵天上津,當時疋馬競尋春。向前奔遂無畏地,垂老謳歌有幾人。猿鶴喜從新洞府,纓裳慚負碧霄云。令人卻念鳳山老,飲水空傳老稚聞。
蜆蛤朝朝滿舊津,山村何處不宜春。八珍烹野那妨客,半枕義皇肯貸人。千里懷生良夜月,五湖清汎小溪云。終然鼓枻歌漁父,舉世何曾醒里聞。
輝輝江日落寒津,矮屋茅穿暖見春。竹里秋棋招橘老,階前野鶴伴陳人。世情閱破都浮局,逸興年來只白云。回首簿書思往跡,睡酣無那曙鐘聞。
晨喜扶藜過這津,由蕪初日崔喧春。暖生釣笠堪乘艇,雨足耰鋤又趁人。晴靄霽馀千嶂錦,晚風睛捲半溪云。招提路在梅花外,發髴鸞笙入坐聞。
煙火數家近接津,居同沮溺漫冬春。魚蝦嗜淺那千市,麋鹿群馴每近人。臺上謾談冀北駿,枕邊頻拭華山云。多情酒伴能未否,檐鵲聲稀亦罕聞。
飛花滿眼點澄津,把釣殘紅度晚春。竿上每憐魚不餌,江頭空有鶴隨人。開尊香撲梅花雪,烹茗煙飄竹杪云。懊惱宮商才數曲,不堪鄰笛亂清聞。
乘槎何處問天津,橋畔鵑啼二月春。閒傍風光長有句,老知羹鼎是何人。屨尋芳草涼飄露,衣緝圓荷綠帶云。欲向青田招鶴侶,數聲曾徹九皋聞。
巧匠公輸奉若神,
長村遺宅溯傳薪。
尋常機筍多穿鑿,
架木誰能步后塵?
翠峰斜倚側金翹,
羅帶縈紅罥碧桃。
應是春愁禁不得,
東風深院粉墻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