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氏小玲瓏二首 其一
試躡登山屐,來尋云外峰。
題詩喜修竹,長嘯倚孤松。
怪石疑蹲虎,深湫有蟄龍。
慚無濟勝具,樽酒且從容。
試躡登山屐,來尋云外峰。
題詩喜修竹,長嘯倚孤松。
怪石疑蹲虎,深湫有蟄龍。
慚無濟勝具,樽酒且從容。
試著穿上登山的木屐,去尋覓那云外的山峰。看到修長的竹子便歡喜地題詩,靠著孤獨的松樹放聲長嘯。奇形怪狀的石頭好似蹲伏的老虎,深潭里仿佛有蟄伏的蛟龍。慚愧自己沒有能勝游的體魄,暫且從容地飲酒。
躡:踩,這里指穿上。
修竹:修長的竹子。
湫:深潭。
濟勝具:指能勝游的身體條件。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推測詩人可能在游覽沈氏小玲瓏這一山林之地時,被眼前的美景所觸動,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或許詩人處于閑適的狀態,在山林間探尋美景。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山林景色與詩人游覽的感受。其特點是寫景生動,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沒有重大影響,但展現了古代文人對自然的熱愛和細膩的情感表達。
宸命陪分竹,仙資貴珥彤。
入辭中殿閟,出貳式廉雄。
過楚前封近,還吳舊業空。
江山復清思,莼膾起高風。
海闊悲秦望,陵荒嘆禹功。
樓澄鑒湖北,地險雪濤東。
稽壑飛泉石,臺基下桂叢。
風流好吟醉,王謝有余宮。
方瞳神已滿,毋死變霜毛。
道味山中澹,詩情事外高。
醉狂玄鶴舞,閑臥白驢豪。
吾素存微尚,他年亦爾曹。
蓬島回風此再來,當年俱重輯寧才。
芝隨禁掖新泥熟,桃應仙源舊路開。
金契旋聞臨外閫,云屏仍是接中臺。
專城四十前賢事,期歲行歸妙一臺。
勁氣初折膠,奔書聞插羽。
寒金刁斗鳴,夕火兜零舉。
霜威畫角雄,月思清笳苦。
驃騎出鏖兵,輕車前確虜。
一鼓系名王,三捷獻英主。
天山掛雕弓,玉塞休強弩。
龍額近封侯,華堂盛歌舞。
圣俞一幅書,間我小隱居。小隱詎有異,筑室數畝余。巖壑不峻崒,田園非美腴。所欲近丘墓,歲時來掃除。
先人夢讀史,尊道本圣徒。絕筆于此詩,子孫無忽諸。刻石置中堂,且使過者趨。題牓為服訓,義取銘盤盂。
后嶺雙松亭,徑術何逶迂。下臨富春渚,萬象生有無。東偏作草舍,可以施琴壺。門前碧塘水,萬本栽荷蕖。
風來觸香氣,長著人衣裾。澄水泱泱流,黍稻可勿枯。柔桑及美果,種廣莫記株。澗草不識名,野禽多異呼。
坐此易歲晏,自與人世疏。在昔東陵侯,瓜垅猶親鋤。楊惲謝九列,種豆南山隅。余嘗有此志,來者安敢誣。
誅茅實張本,解組當后圖。是時考槃賦,從我者騅歟。近來傅越石,趣尚若不殊。儻聞丘樊往,不顧升斗儲。
如君美才具,日月升云衢。安敢預招挽,粗自陳其愚。
千門初曙徹星河,颯灑貂裘潤玉珂。
向獸樽前飛絮早,景陽鐘后落梅多。
無聲暗重瓊林彩,有意微藏璧沼波。
三殿端辰得嘉瑞,不須庭燎夜如何。
云壇共上百神清,碧塢紅霞相照明。
幽草欲迷丹井處,亂峰依舊白云生。
亭亭翠纛高杉矗,險險狂雷落石轟。
待得九霄鸞鶴馭,玉書應改地仙名。
牛斗光芒下,江山形勝中。
招提萬法本,靜照一堂空。
花木含春意,門庭話古風。
支郎乞詩什,愧匪雅南工。
浮航二十四,一一跨淮中。
此地名朱鳥,當年踏彩虹。
香塵迷舊路,寒水蕩遙空。
日暮驚飛蓋,翩翩下渚鴻。
君家先正隠瓌材,巖石清聲動漢臺。
地底何年埋玉樹,蚌中今幸產珠胎。
氈書未掛千名榜,豆詠爭傳八斗才。
荊璧夜來煩抵鵲,寶編三復翳瞳開。
岸幘坐前楹,天圍極望青。
月華開嶺霧,風影碎池星。
重露驚棲鶴,幽叢帶暗螢。
塵機心久息,寧待據梧瞑。
卻餌英芝養道芽,赤霄曾輾絳云車。
眼看碧海成夷路,心記蟠桃結實花。
東府靈方修白石,上清香飯給胡麻。
兩雙條脫皆金玉,可是南山萼綠華。
留籥初均相府勞,辟書先下得虔刀。
黃圖氣象占龍闕,丹穴精神識鳳毛。
一代策書承世學,三川風月屬詩豪。
山公更有通家舊,應許論文醉醁醪。
渺然寒水上,四望盡無涯。
沙跡迎潮沒,天形接海垂。
壞衣汀靄濕,疏磬葦風吹。
今夜猶船宿,還應與月期。
幽居經宿雨,屐齒徧林塘。
一境無過客,千山自夕陽。
晝禽多獨語,夏木有余涼。
招隱詩慵寄,時清誰肯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