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周敏卿秋興三首 其一
炎暑墮何許,涼風忽吹衣。
野水映荒岸,寒叢秀疎籬。
蕭蕭林影薄,杳杳鴻聲悲。
秋禾亦既獲,聊足充吾饑。
炎暑墮何許,涼風忽吹衣。
野水映荒岸,寒叢秀疎籬。
蕭蕭林影薄,杳杳鴻聲悲。
秋禾亦既獲,聊足充吾饑。
炎熱的暑氣不知落到了何處,忽然涼風吹動了我的衣裳。野外的河水倒映著荒涼的河岸,寒冷的草叢在稀疏的籬笆旁顯得秀麗。樹林稀疏,影子淡薄,大雁的叫聲悠遠而悲切。秋天的莊稼已經收獲,姑且足夠讓我填飽肚子。
次韻:依照別人詩的韻和用韻的次序來和詩。
墮:落下,消失。
寒叢:指秋草等。
秀:秀麗。
疎:同“疏”,稀疏。
蕭蕭:形容樹木搖動的聲音。
杳杳:形容聲音悠遠。
亦既:已經。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推測詩人在秋季,看到秋景變化、莊稼收獲,有感而發創作此詩,可能當時心境較為平和,既有對季節變化的感慨,也有生活基本得以保障的欣慰。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秋景并抒發相應情感。其突出特點是寫景生動,情感表達細膩。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有廣泛影響力,但體現了詩人對生活和自然的觀察與感悟。
堯夫非是愛吟詩,詩是堯夫處否時。
信道而行安有悔,樂天之外更何疑。
受疑始見周公旦,經阨方明孔仲尼。
大圣大神猶不免,堯夫非是愛吟詩。
堯夫非是愛吟詩,詩是堯夫重惜時。
爭向盡時須便信,柰何真處卻生疑。
既稱有客告曾子,豈為無人毀仲尼。
父子君臣獨未免,堯夫非是愛吟詩。
事體一番新,才新又卻陳。
新陳非利物,義理不由人。
歲月休驚晚,鶑花續報春。
余樽幸無恙,宜唱鷓鴣頻。
堯夫非是愛吟詩,詩是堯夫得意時。
物向物中觀要妙,人于人上看幾微。
物中要妙眼前見,人上幾微心里知。
且是有金無處買,堯夫非是愛吟詩。
井落甌閩近,鄉亭百粵連。
一蓱游宦客,兩槳上灘船。
石壅千尋浪,山圍幾匝天。
亂篙鳴遠嶼,群噪捧危舷。
峽斷疑無路,汀回復濟川。
林深羨沙鳥,村近喜人煙。
豈昧垂堂誡,都由稍食牽。
家山舊廬在,蚤晚賦歸田。
羲軒堯舜,湯武桓文。
皇王帝伯,父子君臣。
四者之道,理限于秦。
降及兩漢,又歷三分。
東西俶擾,南北紛紜。
五胡十姓,天紀幾焚。
非唐不濟,非宋不存。
千世萬世,中原有人。
堯夫非是愛吟詩,詩是堯夫掩卷時。
時過猶能用歸妹,物傷長懼入明夷。
夏商盛日何由見,唐漢衰年爭忍思。
畎畝不忘天下處,堯夫非是愛吟詩。
堯夫非是愛吟詩,詩是堯夫無柰時。
眼下見榮還見辱,心中疑是又疑非。
上陽宮殿空遺堵,金谷園林但落暉。
天若有言人可問,堯夫非是愛吟詩。
月窟與天根,中間來往頻。
所居皆綽綽,何往不伸伸。
投足自有定,滿懷都是春。
若無詩與酒,又似太虧人。
堯夫非是愛吟詩,詩是堯夫不強時。
事到強為須涉跡,人能知止是先機。
面前自有好田地,天下豈無平路坡。
省力事多人不做,堯夫非是愛吟詩。
閑中氣味長,長處是仙鄉。
富有林泉樂,清無市井忙。
爛游千圣奧,醉擁萬花香。
莫作傷心事,傷心易斷腸。
解??向蕭瑟,敘別喜英豪。
野水征颿迥,秋天醉幕高。
使旟標畫隼,騎吹壓霜濤。
幾日狂酲析,思君夢更勞。
堯夫非是愛吟詩,詩是堯夫愛物時。
曉事情懷須灑落,出塵言語必新奇。
山川秀拔寧無孕,天地精英自有歸。
粹氣始能生粹物,堯夫非是愛吟詩。
堯夫非是愛吟詩,詩是堯夫擲筆時。
事體順時為物理,人情安處是天機。
堅如金石猶能動,靈若鬼神何可欺。
此外更無言語道,堯夫非是愛吟詩。
大象自中虛,中虛真不渝。
施為心事業,應對口功夫。
伎倆千般有,憂愁一點無。
人能知此理,勝讀五車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