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季修知丞以詩見貽次韻為謝
古木陰陰繞屋廬,官居端的似田居。
詩清子厚龍城句,字瘦誠懸殿壁書。
那復有心追四至,只應無事富三余。
一樽閑論金罍事,為笑紛紛竭澤漁。
古木陰陰繞屋廬,官居端的似田居。
詩清子厚龍城句,字瘦誠懸殿壁書。
那復有心追四至,只應無事富三余。
一樽閑論金罍事,為笑紛紛竭澤漁。
古老的樹木枝葉濃密,環繞著房屋,這官員的居所真像田園住宅。詩作清新如同柳宗元在柳州寫的詩句,書法清瘦好似柳公權寫在宮殿墻壁上的字。哪還有心思去追求四方的名利,只應在無事時多讀書學習。手持一杯酒悠閑地談論著金罍的典故,嘲笑那些像竭澤而漁般追逐利益的人。
陰陰:形容樹木枝葉濃密的樣子。
端的:的確,真的。
子厚:柳宗元,字子厚。龍城:指柳州,柳宗元曾被貶為柳州刺史。
誠懸:柳公權,字誠懸,其書法以瘦勁著稱。
四至:指四方極遠之地,這里可引申為四方的名利。
三余:指冬者歲之余,夜者日之余,陰雨者時之余,后用來指空閑時間。
金罍:古代酒器。
竭澤漁:即竭澤而漁,排干湖水去捕魚,比喻只顧眼前利益,不顧長遠打算。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內容推測,詩人處于一個相對閑適的環境,友人柳季修以詩相贈,詩人因此次韻答謝。當時詩人可能已看淡名利,追求一種寧靜的生活。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寧靜生活的向往和對功利行為的批判。其特點是用典自然,通過對友人詩和字的贊美,展現出高雅的情趣。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重大影響,但體現了當時文人之間的交流和文化氛圍。
莫上李陵臺,請看蘇武節。
此節受自漢天子,攜來胡地共冰雪。
氈為餐,雪為水,羝乳不生臣心死。
單于秋風海上來,吹盡節旄春不回。
一朝漢地歸胡牧,麒麟閣上節仍禿。
整軍首運帷幄謀,
煌煌真誥褒壯猷。
新政權輿播湘楚,
嘉聲憲走盈亞歐。
壽屆黍秩杖于國,
算綿八千歲為秋。
上方瑰寶西方佛,
眷念元老天貺優。
清溪十里幾多盤,
收束將窮卻放寬。
山要攔人攔不住,
側身讓過乞人看。
停舟聊小憩,散步野堤邊。
獨樹下歸鳥,寒江多晚煙。
坡頭僧斸藥,渡口客呼船。
知是仙源路,風光別一天。
漠漠出寒霧,悠悠趨太清。珠樓被重綃,靈花紛素馨。青衣捧綠章,磨丹書姓名。為我橫玉笛,一奏雌龍聲。非塵復非煙,氳氳散紫清。乃知泠風御,翛翛恣游行。忽逢黃金闕,云是玉帝京。逍遙侍御者,不假精銳兵。扶桑并咸池,窅窅殊在下。真陽涵素光,無晝亦無夜。神體當自保,不與物俱化。運齡從此長,塵緣頓消謝。至道不由學,頹齡安可住。宿命無纖罹,重玄乃遐悟。鮮明女蘿裙,致我火浣布。稽首存至誠,欣會如所度。至音非樂音,玲瓏聞自然。殊絕洞房景,亦超郁羅天。靈嬪下鶴馭,問我來何緣。卻驚與世隔,一別三千年。澡心華池液,薰手玉樓香。一披寶神經,眾真共來翔。七言詠良遇,至音迭瑯瑯。珍重衛夫人,行草記瑤章。太微無烈風,紫臺多靈露。逍遙三五客,披衣縱高步。回首笑復歌,游此今幾度。卻嗟寰中人,枉為死所誤。仙家無四時,瑤草常芬芳。五岳倏來爾,玉鞭驅鳳凰。得道迭相度,不聞嫉賢良。所以心無邪,人人自年長。妙景素無雜,玉界涵虛明。妙聲清不淫,洞歌奏金鈴。真遇非遐想,忘心乃全生。噫哉百年內,得失安足營。峨峨金精巾,飄飄清霞裙。手持紫毛節,身乘三素云。駕言欲何適,上朝玉宸君。隱書謝所賜,洞明道之根。翛然乘一氣,來往游太空。閒歌內景章,遂登蕊珠宮。華英不知名,激齒甘液濃。此樂無憂釁,固非侯與公。投真落人世,倏經四九年。睹紛未嘗競,內顧凈且淵。果逢飛行羽,得披紫微仙。攜手浮絳波,絳波春渺然。攀沿日月窟,遂觀天地樞。搗金鑄豪英,摶糟醞庸愚。校量宿所造,報應無差銖。丁寧與世言,安分勿浪圖。在天不擇友,天人皆正一。云漢共翱翔,隱耀無固必。豈同濁世游,自謂膠投漆。毫端利害分,白眼永相失。款逢九華妃,授我磨鏡石。一磨日月朗,萬古永不蝕。緘之紫錦囊,匪同趙氏璧。才落猛士手,睨柱曾莫惜。二景結良匹,曾非塵慮侵。欣欣啟皓齒,玉佩揚清音。碧河并絳實,采濯期追尋。言舒意亦散,雙好永齊心。神凝光自生,洞房玄照映。青絲散垂腰,目采流玉鏡。共談上清事,精微寄馀詠。樂酣會既分,雙駕還霄嶺。清僚真可慕,振衣愿所歸。既絕世上緣,吾寧抱愁悲。云韶自相諧,虛聽方達微。是將跨靈羽,逸麟復攀追。窺天見天根,步玄入玄門。素光流一氣,默默復渾渾。揮手散馀景,至心揖靈尊。從今乃忘言,大道多子孫。
可憐九十春光盡。南窗疏竹生新筍。榆莢雨瀟瀟。花寒夜寂寥。
河橋垂柳折。柳絮飛如雪。茅店閉黃昏。孤燈何處村。
南薰入奏,殿閣生涼。
西來祖意,切忌商量。
向下文長。
回首庭柯落日斜
亂山深處白云遮
何時共遂歸林愿
柑酒流鶯度歲華
獨向江心挽倒流,
忠臣投死入東甌。
側身天地成孤注,
滿目河山寄一舟。
朱鳥西臺人盡哭,
紅羊南海劫初收。
可憐此嶼無多土,
曾抵杭州與汴州。
金甲雕戈,記當日、轅門初立。磨盾鼻、一揮千紙,龍蛇猶濕。鐵馬曉嘶營壁冷,樓船夜渡風濤急。有誰憐、猿臂故將軍,無功級。
平戎策,從軍什。零落盡,慵收拾。把茶經香傳,時時溫習。生怕客談榆塞事,且教兒詠花間集。嘆臣之壯也不如人,今何及。
唾賊面,折賊骨。
倒用司農印,憤奪源休笏。
偉哉太尉抑何烈,平生段秀實,斯言乃敢污吾耳。
不見尚書府前一軍甲,吾戴吾頭自來矣。
爾賊敢滔天,吾笏不汝全,血流被面匍而前。
吾頭可刃體可鑊,此笏擊賊賊膽落。
天機滿眼欲誰看,到處逢人一語難。此學平生真問我,無弦琴自不須彈。妙極吾心果到時,傍花隨柳也無詩。五經若謂真糟粕,只恐人間未盡知。太極乾坤自古今,許將圖說到誰深。白頭萬古翻公案,惟有元公得我心。古今吾道本難精,每與空虛佛老爭。肯識一毫千里意,人間真拜李延平。
紅蓼灘邊頻弄槳,農家舴艋如錢盎。郭外清溪流更廣。時蕩漾,船輕不怕黏天浪。
唉乃一聲何處唱,我來茅屋開新釀。柴關烏桕遙相向。雞黍餉,月明已掛霜蓬上。
縱衡健筆挾江濤,評騭藝林眼力高。雅量共推黃叔度,佳章自寫薛陽陶。遠游名勝斯稱福,遍閱雄文亦足豪。一到蓬萊摛彩筆,神山初日照金鰲。
論文樽酒興初酣,舊事經過娓娓談。壽望耆齡欣錫九,辰逢佳節近重三。裁詩老境心逾細,說士頻年口更甘。一部笙簧新譜曲,鶯聲二月憶江南。
擊汰聲齊力未孱,
扁舟催進幾灣灣。
我們冠者偕童子,
只有崧師束手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