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呂樸卿先生 其二
潮士瞻韓木,莆民愛召棠。名隨天共遠,身與物俱亡。血碧一時恨,汗青千載香。玄虬方隕蹶,螾蛭恣飛揚。
潮士瞻韓木,莆民愛召棠。名隨天共遠,身與物俱亡。血碧一時恨,汗青千載香。玄虬方隕蹶,螾蛭恣飛揚。
中興圣人重文墨,取士恥循舊資格。
上書召對無奇才,儲賢有館空自開。
庭試諸生本故事,親拔明經稱萃士。
木天教習隨庶常,梧垣徑授寵莫當。
傳聞館課兼風雅,可憐萃士無知者!
羽書已報東吳失,萃士初學調音律。
為語萃士學勿遲,關外需君退虜詩!
胸中蓄奇為誰吐,閑臥湘西云一塢。興來落筆如崩云,五字憑凌氣吞楚。我詩望見倒降旗,攻之何必更鳴鼓。獨對湘山夜色晴,萬壑千巖最幽處。臥要明月聽松風,為君哦此文中虎。此生身世付一戲,安用聲名照千古。
知君大用參黃檗,三篾束腰隨處住。何當峰頂結茅廬,要看掀髯呵佛祖。道人秀發蘭牙吐,家在金華最西塢。不從大士攜畫軸,一筇千里來游楚。評詩結發師浣花,論字童牙誇石鼓。我皆不能但知愛,亦似胸中有佳處。
氣韻翛然松上鶴,意態索寞阱中虎。卻于翛然索寞中,詩句時時出奇古。乃知筆力有神助,三峽迅流輒于住。疑非蓬發休上人,定是禿頭楊德祖。
赤河沙泉自吞吐,北崦疏鐘答南塢。憑欄試誦鵬鳥文,洛陽少年亦翹楚。當時七國犯謀議,睢陽不復聞鼙鼓。時更事往空流水,豪魂英魄知何處。
金華衲子如玉清,溫粹愈恭如履虎。明章秀句出倉卒,慷慨山川吊前古。篇篇秀發春欲釅,便疑造化毫端住。不須眾口誇晝公,苕溪君作中興祖。
望斷南屏眼力窮,
吟邊不見玉璁瓏。
日長十二闌干外,
誰共庭槐一院風。
鳳鳥期不來,瑤華幾銷歇。唯有山中人,吹簫弄明月。
石室月已滿,青林人未眠。向月步溪水,白云遙在天。
露華散平林,月明在寥廓。時有天風來,泠然桂花落。
仙人好博弈,時下綠云中。一片蒼苔石,落花長自紅。
出巖初裊裊,映日乍暉暉。倏若陽臺女,隨風化雨飛。
花前回首。元夜笙歌元夜酒。
底處銷魂。二月垂楊二月鶯。
楊枝解舞。走馬章臺常見汝。
鶯也能歌。手把雙柑喚奈何。
鳳城芳草散鳴珂,橫笛誰堪馬上歌。
荊楚曉煙飛越巂,湘漓秋色入牂牁。
省郎劍佩云霄遠,詞客江潭岳牧多。
玉節明年應趣召,咸陽西上莫蹉跎。
西風捲起五湖秋,
萬頃波中幾白鷗。
好趁水云深處隱,
短篷蓑笠一扁舟。
不向東洋靖蜃樓,卻來南海弄漁舟。
文能驅鱷丹心郁,劍未屠龍碧血浮。
自把昆崙作肝膽,肯為蒙古賣顱頭。
印波覆轍堪悲痛,黃種何年種自由?
感爾銜泥意,柴扉鎮不關。
無心依廣廈,有約到深山。
紫塞秋風急,紅樓夕照間。
新雛慕高舉,知否定巢艱。
傍澗尋花去,沿堤步翠行。
誰將芳草色,染得碧溪明。
衫縠風中縐,眉痕鏡里生。
紅顏云易改,可似水常清?
遠樹蟬響寂,一雨生微涼。
美人隔秋水,共此明月光。
月光空復明,相思苦難已。
聽盡漏聲長,悄然立花底。
滿身云影濕津津,何用能空冀北群。
踣鐵猶矜千里足,連錢時動五花文。
曾隨六御歷沙場,初解鉤膺白玉鑲。
只合清時謝羈束,春風散誕華山陽。
地里光圖讖,樵人共說深。
悠然想高躅,坐使變荒岑。
疏鑿因殊舊,亭臺亦自今。
靜容猿暫下,閑與鶴同尋。
轉旆馴禽起,褰帷瀑溜侵。
石稀潭見底,嵐暗樹無陰。
躋險難通屐,攀棲稱抱琴。
云風開物意,潭水識人心。
攜榼巡花遍,移舟惜景沈。
世嫌山水僻,誰伴謝公吟。
二月倏已盡,
一春馀幾多。
不知花過矣,
誰問病如何。
心術刑名太刻殘,
網深文峻眾心寒。
倉忙客舍無歸處,
始悔當年法欠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