萃士歌
中興圣人重文墨,取士恥循舊資格。
上書召對無奇才,儲賢有館空自開。
庭試諸生本故事,親拔明經稱萃士。
木天教習隨庶常,梧垣徑授寵莫當。
傳聞館課兼風雅,可憐萃士無知者!
羽書已報東吳失,萃士初學調音律。
為語萃士學勿遲,關外需君退虜詩!
中興圣人重文墨,取士恥循舊資格。
上書召對無奇才,儲賢有館空自開。
庭試諸生本故事,親拔明經稱萃士。
木天教習隨庶常,梧垣徑授寵莫當。
傳聞館課兼風雅,可憐萃士無知者!
羽書已報東吳失,萃士初學調音律。
為語萃士學勿遲,關外需君退虜詩!
中興的圣主重視文化學術,選拔人才以遵循舊有資格為恥。上書應召應對卻沒有奇才,儲備賢才的館閣白白開設。朝廷對學子進行考試本是舊例,親自選拔精通經義者稱為萃士。在翰林院接受教習如同庶吉士,直接授予官職恩寵無人能比。傳說館閣的課業兼顧風雅之事,可惜這些萃士卻一無所知!緊急軍報已傳來東吳失陷的消息,萃士們卻剛開始學習調配音律。告訴萃士們學習不要遲緩,關外正等著你們寫出退敵的詩篇!
中興圣人:指力圖使國家由衰轉盛的君主。
取士:選拔人才。
上書召對:臣子上書,皇帝召見應對。
儲賢有館:儲備賢才的館閣。
庭試:在朝廷上對學子進行考試。
明經:通曉經義。
木天:指翰林院。
庶常:庶吉士的代稱。
梧垣:指給事中。
館課:館閣中對學子的課業要求。
羽書:緊急軍書。
此詩創作背景可能是處于國家面臨外患、局勢危急之時。當時朝廷雖重視選拔人才,但所選拔的萃士卻不務實,不關心國家大事,只專注于風雅之事,詩人對此現象深感憂慮,從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在于批判當時人才選拔制度下培養出的萃士不切實際,無法應對國家危難。其突出特點是對比鮮明、諷刺辛辣。在文學史上,它反映了當時社會的一些問題,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和史料價值。
無邊春色,人情苦向南山覓,村村簫鼓家家笛,祈麥祈蠶,來趁元正七。 翁前子后孫扶掖,商行賈坐農耕織,須知此意無今昔,會得為人,日日是人日。
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已春深 一作:春已深) 不是道人來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尋。
一上西園避暑亭,芰荷香細午風輕。 眼前物物皆佳興,并作吟窩一味清。
幾年壓塵囂,屢欲返初服。 鷦鷯安一枝,何必戀微錄。 瀟灑此村居,茅舍帶修竹。 田園薄有收,積書高過屋。 所以課子孫,利用聚吾族。 光大不可期,庶幾守耕讀。
過隆中、桑柘倚斜陽,禾黍戰悲風。世若無徐庶,更無龐統,沈了英雄。本計東荊西益,觀變取奇功。轉盡青天粟,無路能通。 他日雜耕渭上,忽一星飛墮,萬事成空。使一曹三馬,云雨動蛟龍??磋病⒊鰩熞槐?,照乾坤、牛斗氣常沖。千年后,錦城相吊,遇草堂翁。
浮云在空碧,來往議陰晴。 荷雨灑衣濕,蘋風吹袖清。 鵲聲喧日出,鷗性狎波平。 山色不言語,喚醒三日酲。
山高樹多日出遲,食時霧露且雰霏。 馬蹄已踏兩郵舍,人家漸開雙竹扉。 冬青匝路野蜂亂,蕎麥滿園山雀飛。 明朝大江送吾去,萬里天風吹客衣。
事茫茫、赤壁半帆風,四海忽三分。想蒼煙金虎,碧云銅爵,恨滿乾坤。郁郁秣陵王氣,傳到第三孫。風虎云龍會,自有其人。 朱顏二十有四,正錦幃秋夢,玉帳春聲。望吳江楚漢,明月伴英魂。浥浥小橋紅浪濕,撫虛弦、何處得郎聞。雪堂老,千年一瞬,再擊空明。
山青青。水青青。兩岸蕭蕭蘆荻林。水深村又深。 風泠泠。露泠泠。一葉扁舟深處橫。垂楊鷗不驚。
霜花零落全稀。不成飛。寒水溶溶漾漾、軟琉璃。 紅未涌,青已露,白都晞。□□□□沙暖、戲鳧鹥。
雨潤梨花雪未干。猶自有春寒。不如且住,清明寒食,數日之間。 想君行盡嘉陵水,我已下江南。相看萬里,時須片紙,各報平安。
早歲狂歌晚歲僧,名山賞過幾千層。 滄桑風景隨時幻,兀坐荒林對一燈。
花上插蒼碧,花下走清湍。濃霜深覆殘雪,更有月相參。似我竹溪茅屋,欲曉未明天氣,扶杖繞籬看。秦楚五千里,何處是江南。 饒風下,人不斷,馬相連。頗嘗見有此客,相屬意忄卷々。欲為橫吹出塞,無處可尋羌管,短策叩征鞍。策斷征鞍裂,驚墮玉毿毿。
寒江凝碧。是誰翦作梨花出?;ㄐ莫q帶江痕濕。輕注香腮,卻是桃花色。 飛來飛去何曾密。疏疏全似新相識。橫吹小弄梅花笛??茨泔h零,不似江南客。
何藥能醫腸九回。榴蓮不似蜀當歸。卻簪征帽解戎衣。 淚下猿聲巴峽里,眼荒鷗磧楚江涯。夢魂只傍故人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