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李大著春日雜詩十首 其一
春晚饒芳景,官閑得細看。
隔窗黃鳥并,開卷壁魚干。
過雨蒼苔濕,迎風翠竹寒。
發華搔更短,斗酒自相寬。
春晚饒芳景,官閑得細看。
隔窗黃鳥并,開卷壁魚干。
過雨蒼苔濕,迎風翠竹寒。
發華搔更短,斗酒自相寬。
晚春時節有很多美景,我官職清閑得以細細觀賞。隔著窗戶能看到黃鳥成雙,打開書卷只見書蟲已干。雨后青苔濕漉漉的,翠竹迎著風帶著寒意。我頭發稀疏越搔越短,獨自飲酒自我寬慰。
春晚:晚春。
饒:多。
黃鳥:黃鶯。并:成雙。
壁魚:即蠹魚,一種蛀蝕書籍的昆蟲。
發華:頭發花白稀疏。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官閑”可推測作者當時處于較為清閑的任職狀態,在晚春時節有感而發創作此詩,可能因看到晚春之景,聯想到時光易逝、自身漸老。
這首詩主旨是借晚春之景抒發時光流逝、自身衰老的感慨。特點是寫景細膩,情景交融。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在特定情境下的情感與心境。
開齋坐閱歲華空,樂與賢豪燕喜同。
清影屢移松桂月,和聲頻送管弦風。
遠于籍外追歌妓,恨不樽前作醉翁。
況近始郊多廢事,共迎蕭露入弦中。
驅馬下遙川,殘陽促晚鞭。
高林夾廣道,亂水入平田。
村落晴如畫,桑林晝起煙。
飛鴻正南下,歸意滿云邊。
士有失所偶,難甘蓬蓽微。
拔劍出東門,感憤不顧歸。
賢哉彼嘉匹,逐逐牽其衣。
愿同此??粥,節義安得違。
況今謂清世,不可復為非。
昨看百草抽新芽,今看百草開新花。
巖隈水側自成列,紅丑紫賤何交加。
東皇施恩豈不溥,隨所付受無少差。
爾之瑣細亦蒙被,盡使奮發爭春華。
織叢密蔓不可數,競起涂抹如矜夸。
妖鶑冶蝶不爾顧,去爾自欲尋名葩。
爾知有艷貴爾否,歌管匝樹侯王家。
爾徒此地弄顏色,只自狼籍隨泥沙。
何當照水自窺覽,枝赧葉懼相藏遮。
晚村無限曬殘日,索酒為爾成吁嗟。
陰陰芳樹暗回堤,路入蒙籠轉野溪。
澤雉應媒高復下,林鴉引子歇還啼。
青蒲宛宛全淹水,紫筍斑斑半出泥。
倚杖風前感時節,亂煙斜日一蟬嘶。
夏旱亦已久,眾懼非常災。
茫茫大田中,赤風起炎埃。
密云徒滿空,甘澤竟不來。
但聞南山下,日日喧怒雷。
上太行兮高盤盤,日將暮兮歲已闌。
入谷口兮出林端,風慘慘兮吹骨寒。
冰霜結兮玉巑岏,光上照兮天色干。
紛橫委兮草樹殘,黯栗烈兮煙云??。
仆足皸兮馬蹄抏,望所舍兮摧心肝。
囊立空兮衣且單,嗟道途兮胡艱難。
新晴揉藍染溪色,我愛常來坐溪側。
一林奇石宛如畫,兩岸野花殊不識。
蟬鳴盡日競何事,鷺下多時猶未食。
細觀物理須靜中,歸去無辭更昏黑。
頹壁乍高低,中間已亂蹊。
長原想鵝鸛,大冢記鯨鯢。
黯澹寒云結,蕭疏野草齊。
興亡盡遺跡,立馬看扶犁。
危閣橫空蔽野扉,夜深來上久忘歸。
水光瀲滟和煙動,云色褵褷夾月飛。
隔岸葦村聞笛遠,背灣松塢見燈微。
此間自得吟中樂,不覺霜華滿盡衣。
多暇無所適,故來尋隠君。
搴開壓屋樹,觸散擁門云。
狀貌不妨古,言談何太文。
令人重高趣,歸去每斜曛。
光祿名園慘淡中,十年樽酒與誰同。
有秋方畢隨軒雨,未節俄驚落帽風。
坐想池塘生碧草,獨行階砌惜芳叢。
陽春絕唱知難和,白首空搔兩鬢蓬。
陰車飛空載急雨,雨過林塘若新換。
檉花浮波魚誤食,松子落屋烏驚彈。
白云掛樹久不起,青煙泊草殊未散。
東園傲吏愛高竹,把卷倚風頭髪亂。
烜赫三臺責,優游二品終。
干時身有盡,報國意無窮。
事業傳青史,英靈峻紫嵩。
輀車隔攀慟,悲淚灑秋風。
荒途涉沮洳,危嶺升坡阤。
愛此清凈居,不倦來往多。
山僧見余喜,顛倒披干陀。
引我坐前軒,山果丹碧羅。
食已步野徑,新柔踏晴莎。
就石枕古棱,依松執長柯。
是夕乃宿此,東山吐圓波。
夜久不能寐,禽蟲伴幽哦。
達旦鳴落葉,固非俗士歌。
巖猿與溪鳥,應笑頻經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