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靜獨登小閣有所見因書
危閣橫空蔽野扉,夜深來上久忘歸。
水光瀲滟和煙動,云色褵褷夾月飛。
隔岸葦村聞笛遠,背灣松塢見燈微。
此間自得吟中樂,不覺霜華滿盡衣。
危閣橫空蔽野扉,夜深來上久忘歸。
水光瀲滟和煙動,云色褵褷夾月飛。
隔岸葦村聞笛遠,背灣松塢見燈微。
此間自得吟中樂,不覺霜華滿盡衣。
高聳的樓閣橫在天空,遮蔽了野外的柴門,深夜我登上樓閣,久久不愿歸去。水面波光粼粼,與煙霧一同搖曳,云朵蓬松雜亂,夾著月亮飛逝。隔著河岸,從蘆葦叢中的村莊傳來悠遠的笛聲,背向河灣的松樹塢里,燈光微弱可見。我在此處獨自享受吟詩的樂趣,不知不覺寒霜已落滿了衣服。
危閣:高聳的樓閣。
野扉:野外的柴門。
瀲滟:形容水波蕩漾的樣子。
褵褷(lí shī):羽毛蓬松雜亂的樣子,這里形容云朵的形態。
葦村:生長著蘆葦的村莊。
松塢:長有松樹的山坳。
霜華:寒霜。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以推測詩人在一個寧靜的夜晚,獨自登上小閣,被眼前的夜景所觸動,從而吟詩抒懷。當時詩人可能處于一種閑適、悠然的心境,遠離塵世的紛擾,沉浸在自然的美景中。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夜登小閣所見之景,表達詩人的閑適自得。其突出特點是寫景細膩,動靜結合,營造出清幽意境。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的敏銳感知和對生活的熱愛。
句金之山郁嵯峨,獨倚高樓攬秀多。苑君乘龍上天去,芝草瑯玕奈爾何。
千仞芙蓉秀入天,紛紛空翠落簾前。山人無事來相訪,仙得黃庭內景篇。
霧閣云窗隔杳冥,華陽深處有金經。山中楊許今何在,多少殘碑斷蘚青。
風生巖壑度松聲,百尺樓頭月正明。萬物忘來心似水,白云何事獨關情。
逐鹿中原未識真,指蹤元自有謀臣。
虞全不念唇亡國,楚恐難當舌在人。
拔劍挽回牛斗氣,舉鞭蹙起漢江塵。
相逢空灑英雄淚,誰是荊州一角麟。
一生百病都好去,
不但膏肓驅二豎。
寄言仲景與安常,
古今何代無醫王。
公歸未百年,鸛巢荒古屋。
我吟殄瘁詩,悲風韻喬木。
返照千峰出,飛煙萬壑沉。
三秋逢令節,九日盍朋簪。
花雨清禪榻,松風起梵林。
廬山如可社,長此賦登臨。
一自鄉關動戰鋒,楚云滄海思無窮。那堪流落逢搖落,不是愁中即病中。
白玉帳寒鴛夢絕,彩云天遠鳳樓空。此情可待成追憶,巫峽迢迢舊楚宮。
巫峽迢迢舊楚宮,靈犀一點若為通。幾家砧杵秋煙外,一抹青山落照中。
瑤草秋殘仙圃外,緱山云冷鳳臺空。共君莫問當年事,來是空言去絕蹤。
來是空言去絕蹤,峽云無跡任西東。應知御史歸天上,只在襄王憶夢中。
立馬望云秋塞凈,分曹射覆臘燈紅。須知此恨消難得,云想衣裳花想容。
云想衣裳花想容,來時有跡去無蹤。緱山碧樹青樓月,蓬島煙霞閬苑鐘。
沙徑曉煙浮竹塢,酒家疏雨夢臨邛。閨中只是空相憶,油壁香車不易逢。
油壁香車不易逢,路邊戈甲正重重。五湖煙景盈歸夢,半壁寒燈照病容。
臘盡山中三尺雪,月斜樓上五更鐘。無因得薦陽臺夢,只有高唐十二峰。
木刻鳩,紙剪馬。飛山頭,走山下。
露貫殊,紉為襦。云裁衣,爛光輝。
是耶非,孰辨之。六月桑,吐蠶絲。
冬之蕙,茁新枝。爾所思,非其時。
素者發,丹者淚。心惻惻,老已至。
骨肉殘,風雨駛。寸有長,尺有短。
雙輪馳,不可挽。我所急,天所緩。
擊瓦鼓,聲烏烏。白云滿天歌且呼,歌周四角旋中區。
松濤聽不盡,鐵馬去何之?
只有僧歸寺,更無人守陴。
亂鶯公瑾曲,遠岫小喬眉。
多少徘徊意,春風解纜時。
紅荔將軍樹,青山野吏亭。
孤亭何灑落?大樹久飄零。
松鼠窺書幌,莎雞上畫屏。
欲尋坡老記,梌葉滿空庭。
今所以知古,賴世有書史。
后所以信今,豈不亦藉此。
昔在韓魏公,治平四載耳。
仁皇實錄就,賊賈獨不爾。
竊位十六年,不奏理廟紀。
咸淳至德祐,抑又可知矣。
國亡邪正混,袞撻筆孰泚。
衰翁抱丹心,但恐將溘死。
天命須分偽與真,衙蜂戰蟻盡君臣。
蛟龍不是池中物,燕雀休嗤壟上人。
衣不能勝嵇紹血,扇無可柰庾公塵。
自從絕筆春秋后,誰復傷時為泣麟。
髫齔相依已二毛,當年荼苦嘆同遭。
一從有闕廑匕補,幾為無聊眷眷勞。
浩興只遺山水僻,閑情空憶嘯歌豪。
分飛雁影歸何日,漫把相思付短毫。
老槍來,江邊滾滾飛塵埃。
七月維秋,鬻彼馬牛。馬牛澤澤,易我布帛。大車是將,爰集于疆。
來莫入城,俟天子命以行。天子曰都,遠人適館餼以糈。
高顴眢目卷髭須,狐冠草履游中衢。觀者鼓掌相軒渠,歲以為期兮日月徂。
歸去,歸去,豢爾牛馬駒。
筠箕苕帚兩無蹤,
竊果畦丁職不供。
老子不來才幾曰,
松花槲葉滿亭中。
雪莊開士居云舫,
三十馀年不下山。
何事塵緣消未盡,
尚留面目在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