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壟
壟頭遠行客,壟上分流水。
流水無盡期,行人未云已。
淺才登一命,孤劍通萬里。
豈不思故鄉,從來感知己。
壟頭遠行客,壟上分流水。
流水無盡期,行人未云已。
淺才登一命,孤劍通萬里。
豈不思故鄉,從來感知己。
在壟頭有遠行的游子,壟上有分流的溪水。溪水長流沒有盡頭,遠行的人卻沒有歸期。我才能淺薄只做了個小官,持著一把孤劍漂泊萬里。難道我不想念故鄉嗎?只是一直感念著知己的賞識。
壟:田埂,這里可能指某個高地。
未云已:沒有說停止,即沒有歸期。
淺才:才能淺薄。
一命:周代官階從一命到九命,一命是最低的官階,這里指小官。
感知己:感激知己的賞識。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詩人可能為了仕途,離開故鄉遠行。當時社會文人多通過入仕來實現抱負,詩人雖才學不高只任小官,但因得到知己賞識,便持劍遠行,在途中寫下此詩以抒發內心復雜情感。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詩人遠行漂泊中的思鄉之情和對知己的感激。其特點是情感真摯,以常見意象營造出濃厚的意境。在文學史上雖無顯著地位,但展現了古代文人仕途奔波的普遍心境。
南戒何緣覓祖峰,山脈潛移天不動。毗沙夜半斮龍耳,擲下西方一礨空。
我行逢秋日,林赤霜垂實。胡僧何年卜居此,天扉微開一線出。
削崖仰刮青頗黎,佛光瞥見還易失。奇石粗沙足下生,巖腹疑有山靈撐。
山囚鐵鎖木石精,風出空穴時一鳴。坤乾雷硠刬復成,千年崩石藤為縆。
赤箭青芝不可名,猿呼游人谷自應。偃松往往蓋一畝,老父夜系青羊行。
日欲落兮山罅合,天光佛?交冥冥。
脫盡鶯花習,臨危一致身。
江皋攬蘅薄,蘇小是鄉親。
海月玲瓏彩,巖花慘淡神。
孤墳接蒙叟,鬼唱夜為鄰。
絲絲春雨催儂去,依依人柳留儂住。
住也無聊,去還有恨,去住渾無據。
今歲桃花千百樹,去年人面應非故。
萬點胭脂,一行清淚,總是消魂處。
高鄉最怕旱成災,
水種雖多未肯開。
耘罷稻田新得雨,
人人吃酒上街來。
自君之出矣,怕聽侍兒歌。歌入離人耳,青衫淚點多。
自君之出矣,不共舉瓊卮。酒是消愁物,能消幾個時?
螺髻堆煙,鮹衣剪霧。問踏浪呼龍,幾度來去。
木落天空秋渺渺,極目佳人何許。訝西風、寒到洞庭波,猶弄珠延佇。
惆悵岸芷汀蘭,寄愁無處。只月姊封姨,相伴容與。
犀佩玲瓏蛟帶緩,約住巫云縷縷。顫芙蓉、仿佛降湘君,又神靈飄雨。
人無不老理,
日有再中時。
不老必無也,
再中應有之。
清明才過尚馀涼,十日征塵道阻長。
山近橋陵皆拜伏,田環都邑盡康莊。
春晴草木含新潤,小別知交感異鄉。
見說竇家能育子,君今可得好兒郎。
遠堞籠煙,荒堤積潦,漸生空碧。鏡洗奩開,芙蕖弄晴色。
吹香秀句,重系取、鞭絲無力。誰惜。娟水美人,付銷魂追憶。
溪樓小隔。呼酒當爐,遙山占芳席。將花作主、應識憑闌客。
寂寂兩三鴛侶,好夢幾時圓得。恁晚潮聽說,江上佩環消息。
政府幾年仍陋室,官居今見有高樓。和衷幸借同寅力,亦汝殷勤解董修。
水浚滇河導百川,柳陰凝綠試樓船。金剛山外云津畔,為看記文片石懸。
廿年殘牘苦頻盈,夙蠹誰將一日清。賴有舊游三五伴,白云窩里夜燈明。
萬里京華帶雪行,眼中寒暖識真情。風沙何者堅懷舊,短屐長裾見此生。
西望湟溪欲溯源,壽星光燭太微垣。
賦歸蚤去稱彭澤,投老遺安似鹿門。
靜福山開藏劍石,昌黎臺傍讀書園。
伏生經學曾同授,黃發龐眉道更尊。
直前論奏極精神,
柱下霜髯侍從臣。
歸美意中規諫切,
華封人是潁封人。
春光今已半,玄圃碧桃開。喜得看花伴,偏尋勸酒媒。云行瑤管遏,水曲羽觴回。從此隨香騎,明朝醒復來。
春寒還未減,日暖總相宜。出郭尋芳遠,緣林吐艷遲。柳芽黃欲綻,草色翠將滋。天節催人景,流光付酒卮。
八十一年前,科名已袖然。
依劉王粲檄,入洛賀循船。
受禪碑誰上,閒情賦自傳。
江山英氣歇,堪恨亦堪憐。
冥冥十日雨,不見海棠梨。
霽色晨初上,禽聲樂可知。
春衣猶故褐,薄飯祇朝齏。
自信端如此,流行任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