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別趙明府
彩棒漫分部,牛刀新發硎。
花城方竊蔭,瓜戍已余蓂。
生計雙蓬鬢,歸心幾驛亭。
他時重會面,應是眼俱青。
彩棒漫分部,牛刀新發硎。
花城方竊蔭,瓜戍已余蓂。
生計雙蓬鬢,歸心幾驛亭。
他時重會面,應是眼俱青。
彩色的棍棒隨意地分配著(象征官職事務),您如剛剛磨好利刃的牛刀初展鋒芒。我在這繁華如繁花之城正受您庇護,可瓜戍之地已過了一些時日。我謀生讓雙鬢如蓬草般斑白,歸鄉之心在一個個驛亭中縈繞。以后再次見面時,想必我們都還彼此看重。
彩棒:象征官員的權力或事務。
牛刀新發硎:出自“庖丁解牛”,比喻有大本領的人初任小事,這里指趙明府初展才能。
花城:繁華的城市。
瓜戍:指任職期滿。蓂,古代傳說中一種表示時間的草。
雙蓬鬢:形容鬢發如蓬草般雜亂、斑白。
驛亭:古代供傳遞公文的人中途休息、換馬的地方,也指供行人休息的地方。
眼俱青:表示對人看重、賞識。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推測詩人在趙明府任職之地受到其庇護,在任職期滿或自身有歸鄉打算時,寫下此詩留別。當時社會可能處于相對穩定的時期,詩人與趙明府有一定交情,離別之際有感而發。
這首詩主旨是留別趙明府,突出特點是既贊美友人才能,又抒發自身感慨,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當時文人之間的交往情誼和離別情懷。
四年謫宦滯江城,未厭門前鄱水清。
誰言宰邑化黎庶,欲別云山如弟兄。
雙鷗為底無心狎,白發從他遶鬢生。
惆悵閑眠臨極浦,夕陽秋草不勝情。
停車邀別乘,促軫奏胡笳。
若見楚山暮,因愁浙水賒。
河堤經淺草,村徑歷繁花。
更有堪悲處,梁城春日斜。
意有空門樂,居無甲第奢。
經過容法侶,雕飾讓侯家。
隱樹重簷肅,開園一逕斜。
據梧聽好鳥,行藥寄名花。
夢蝶留清簟,垂貂坐絳紗。
當山不掩戶,映日自傾茶。
雅望歸安石,深知在叔牙。
還成吉甫頌,贈荅比瑤華。
闌風長雨(一作“東風細雨”)秋紛紛,四海(一作“萬里”)八荒同一云。
去馬來牛不復辨,濁涇清渭何當分。
禾(一作“木”)頭生耳黍穗黑,農夫田婦(一作“父”)無消息。
城中斗米換(一作“抱”)衾裯,相許寧論兩相直。
吏曹難茂宰,主意念疲人。
更事文犀節,還過白馬津。
云間辭北闕,樹里出西秦。
為報陶明府,裁書莫厭貧。
執憲隨征虜,逢秋出故關。
雨多愁郢路,葉下識衡山。
地遠從軍樂,兵強分野閑。
皇家不易將,此去未應還。
東入黃河水,茫茫泛紆直。
北望太行山,峨峨半天色。
山河相暎帶,深淺未可測。
自昔有賢才,相逢不相識。
長安少年不少錢,能騎駿馬鳴金鞭。
五侯相逢大道邊,美人弦管爭留連。
黃金如斗不敢惜,片言如山莫棄捐。
安知顦顇讀書者,暮宿靈臺私自憐。
處處征胡人漸稀,山村寥落暮煙微。
門臨莽蒼經年閉,身逐嫖姚幾日歸。
貧妻白發輸殘稅,余寇黃河未解圍。
天子如今能用武,祗應歲晚息兵機。
廣文到官舍,系馬堂階下。
醉則騎馬歸,頗遭官長罵。
才名四十年,坐客寒無氊。
賴有蘇司業,時時與酒錢。
寂寞橫塘路,新篁覆水低。
東風潮信滿,時雨稻秔齊。
寡婦共租稅,漁人逐鼓鼙。
慙無卓魯術,解印謝黔黎。
長安布衣誰比數,反鏁衡門守環堵。
老夫不出長蓬蒿,穉子無憂走(一作“奏”)風雨。
雨聲颼颼催早寒,胡雁翅濕高飛難。
秋來未曾(一作“省”)見白日,埿污后(一作“厚”)土何時干?
處處空籬落,江村不忍看。
無人花色慘,多雨鳥聲寒。
黃霸初臨郡,陶潛未罷官。
乘春務征伐,誰肯問凋殘。
法許廬山遠,詩傳休上人。
獨歸雙樹宿,靜與百花親。
對物雖留興,觀空已悟身。
能令折腰客,遙賞竹房春。
衡陽雙峽插天峻,青壁巉巉萬余仞。此中靈秀眾所知,草書獨有懷素奇。
懷素身長五尺四,嚼湯誦呪吁可畏。銅瓶錫杖倚閑庭,斑管秋毫多逸意。
或粉壁,或彩牋,蒲葵絹素何相鮮。忽作風馳如電掣,更點飛花兼散雪。寒猨飲水撼枯藤,壯士拔山伸勁鐵。
君不見張芝昔日稱獨賢,君不見近日張旭為老顛。二公絕藝人所惜,懷素傳之得真跡。
崢嶸蹙出海上山,突兀狀成湖畔石。一縱又一橫,一欹又一傾。臨江不羨飛帆勢,下筆長為驟雨聲。
我牧此州喜相識,又見草書多慧力。懷素懷素不可得,開卷臨池轉相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