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調歌頭 其一 登賞心亭懷古
一雁破空碧,秋滿荻花洲。淮山淡掃,欲顰眉黛喚人愁。落日歸云天外,目斷清江無際,浩蕩沒輕鷗。有恨寄流水,無淚學羈囚。望石城,思東府,話西州。平蕪千里,古來佳處幾回秋。歌舞當年何在,羅綺一時同盡,夢幻兩悠悠。杯到莫停手,唯酒可忘憂。
一雁破空碧,秋滿荻花洲。淮山淡掃,欲顰眉黛喚人愁。落日歸云天外,目斷清江無際,浩蕩沒輕鷗。有恨寄流水,無淚學羈囚。望石城,思東府,話西州。平蕪千里,古來佳處幾回秋。歌舞當年何在,羅綺一時同盡,夢幻兩悠悠。杯到莫停手,唯酒可忘憂。
世情如水與天違,誰識春從岳麓歸。
袞袞源流知有自,紛紛華鄂看相輝。
今人得似古時少,我拙從教俗子非。
且倒一樽尋樂事,奇章臺上晚風微。
我有一輪月,不圓又不缺。
更無晝與夜,光耀常洞徹。
縱有蔀屋遮,亦莫之閑絕。
將此以為燭,難作進退說。
環走層岡馬脫鞿,兩峰平地玉頎頎。
南臨澥島金鼇涌,東望叢祠白鶴飛。
日出市聲朝霧散,云沈海氣暮潮歸。
居塵卻立塵埃表,徙倚天風振客衣。
相門叨下客,帥幕得佳賓。
玉樹連階砌,芙蕖泛水濱。
通家仍有契,論世豈無人。
埋玉空遺恨,潸然淚滿襟。
蚤歲登瀛浪自期,一為俗吏困驅馳。
平生不得文章力,老去寧求世俗知。
到底粗官是男子,從渠了事笑癡兒。
全家飽暖還知否,欲報君恩力已疲。
地秘巖藏骨,谿靈膝印痕。
虛床惟太姥,別席盡曾孫。
披牒秦朝遠,遺壇漢祀存。
何時幔亭側,重復見幢幡。
中庸天下有胡公,儒者端宜給事中。
華國高文推大手,回天讜論罄孤忠。
晨班玉筍人何在,夜賜金蓮事已空。
惆悵故園招隠地,唯余猿鶴怨西風。
等閑栽遍小園花,賸擬春來賞物華。
不覺瓊英先滿樹,更看縞帶暗隨車。
光搖玉鏡冰初泮,凍屈金鉤草未芽。
料得小橋人不到,江梅欺壓任橫斜。
當代名流共一臨,勝游應不減山陰。
寸莛詎可撞千石,短綆徒勞汲百尋。
松竹要堅三友操,金蘭默契二人心。
時平歲稔文書省,緩引清觴莫厭深。
來自清源葛已覃,君王問獵我猶堪。
百年耆舊如重見,九日登臨得縱談。
才子不知汾水上,仙人長在大江南。
明珠夜照應無數,要是層波更好探。
誰詠寒枝入國風,廣文官冷更詩窮。
偶隨岸柳春先覺,試比山樊韻不同。
十頃清風明月外,一杯疎影暗香中。
遙知一夜相思后,鐵石心腸也惱翁。
老奴權至使將軍,非所宜蒙定可黥。
嫫母侏儒曾一笑,瓠壺藤蔓便相縈。
解紛已見立談頃,漏網從今太橫生。
豈是人間重生女,只應詩老例多情。
乾道龍飛二紀前,一時再會八同年。
諸公誰念廣文冷,三已方知令尹賢。
別乘達尊人共敬,軺車并駕我叨先。
蘭亭又見群賢集,盛事宜將琬琰鐫。
人心輕萬仞,吾志在兼山。
知止今真止,求閑復得閑。
天應念衰病,人免笑癡頑。
二老風流在,何妨日往還。
老去那堪病,春來總自愁。
關心惟藥物,寄命向醫流。
世事多翻覆,吾生任去留。
一廛真可老,此外更何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