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巾山
環走層岡馬脫鞿,兩峰平地玉頎頎。
南臨澥島金鼇涌,東望叢祠白鶴飛。
日出市聲朝霧散,云沈海氣暮潮歸。
居塵卻立塵埃表,徙倚天風振客衣。
環走層岡馬脫鞿,兩峰平地玉頎頎。
南臨澥島金鼇涌,東望叢祠白鶴飛。
日出市聲朝霧散,云沈海氣暮潮歸。
居塵卻立塵埃表,徙倚天風振客衣。
騎馬沿著層層山岡前行,如同駿馬擺脫韁繩般自由,巾山的兩座山峰平地而起,像美玉般修長挺拔。向南望去,海邊島嶼如金色巨鰲涌起;向東看去,叢祠旁有白鶴飛翔。太陽升起,集市喧鬧聲響起,晨霧漸漸消散;暮云沉落,海上霧氣彌漫,晚潮歸來。身處塵世卻能站在塵埃之外,我獨自迎著天風,吹動客居之人的衣裳。
環走:環繞行走。層岡:層層山岡。脫鞿(jī):擺脫韁繩,比喻自由。
頎頎(qí qí):修長挺拔的樣子。
澥(xiè)島:海邊的島嶼。金鼇:金色的巨鰲。
叢祠:叢林中的祠廟。
徙倚:徘徊、流連。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較難確切考證。推測詩人在游覽巾山時,被眼前的壯麗景色所震撼,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或許社會相對穩定,詩人得以悠然游覽山水,借景抒懷。
這首詩描繪了巾山及周邊的景色,主旨在于贊美自然之美和表達超脫塵世的情懷。其特點是景色描寫生動,意境開闊。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并非極其著名,但展現了古代文人對山水的審美和情感寄托。
睡處林風瑟瑟,覺來山月團團。
身心無累久輕安。況有清池涼館。
句穩翻嫌白俗,情高卻笑郊寒。
蘭膏元自少陵殘。好處金章不換。
日日齊眉舉案,年年勸酒持觥。
今年著意壽卿卿。幼稚綿綿可慶。
官冷未嘗貧賤,家肥勝似功名。
所為方便合人情。管取前途更永。
小亭煙柳水溶溶。野花白白紅紅。
惱人池上晚來風。吹損春容。
又是清明天氣,記當年、小院相逢。
憑欄幽思幾千重。殘杏香中。
不是愛風塵,似被前身誤。
花落花開自有時,總是東君主。
去也終須去。住也如何住。
若得山花插滿頭,莫問奴歸處。
細數十年事,十處過中秋。今年新夢,忽到黃鶴舊山頭。老子個中不淺,此會天教重見,今古一南樓。星漢淡無色,玉鏡獨空浮。
斂秦煙,收楚霧,熨江流。關河離合,南北依舊照清愁。想見姮娥冷眼,應笑歸來雙鬢,空敞黑貂裘。釃酒問蟾兔,肯去伴滄洲。
恰好輕篷短棹,絕勝錦纜牙檣。
一聲橫笛起微茫。十里紅蓮步障。
小待山頭吐月,何妨說劍杯長。
更看風露洗湖光。水底金盤滉漾。
囂塵盡掃,碧落輝騰,元宵三五。更漏永、遲遲停鼓。天上人間當此遇。正年少、盡香車寶馬,次第追隨士女。看往來、巷陌連甍,簇起星逑無數。
政簡物阜清閑處。聽笙歌、鼎沸頻舉。燈焰暖、庭幃高下,紅影相交知幾戶。恣歡笑、道今宵景色,勝前時幾度。細算來、皇都此夕,消得喧傳今古。
排備綺席成行,爐噴裊、沈檀輕縷。睹遨游彩仗,疑是神仙伴侶。欲飛去、恨難留住。漸到蓬瀛步。愿永逢、恁時恁節,且與風光為主。
十年舊事,醉京花蜀酒,萬葩千萼。一棹歸來吳下看,俯仰心情今昨。
強倚雕闌,羞簪雪鬢,老恐花枝覺。揩摹愁眼,霧中相對依約。
聞道家宴團欒,光風轉夜,月傍西樓落。打徹梁州春自遠,不飲何時歡樂。
沾惹天香,留連國艷,莫散燈前酌。襪塵生處,為君重賦河洛。
景物一番新,熙熙時候。小院融和漸長晝。
東君有意,為憐纖腰消瘦。軟風吹破眉間皺。
裊裊枝頭,輕黃微透。舞到春深轉清秀。
錦囊多感,又更新來傷酒。斷腸無語憑欄久。
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
白白與紅紅,別是東風情味。
曾記。曾記。人在武陵微醉。
長記潯陽江上宴。庚公樓上憑闌遍。北望淮山連楚甸。真偉觀。中原氣象依稀見。
漂泊江湖波浪遠。依然身在蠻溪畔。愁里不知時節換。春早晚。杜娟聲里飛花滿。
臨風一笑,問群芳誰是,真香純白。獨立無朋,算只有、姑射山頭仙客。
絕艷誰憐,真心自保,邈與塵緣隔。天然殊勝,不關風露冰雪。
應笑俗李粗桃,無言翻引得,狂蜂輕蝶。爭似黃昏閑弄影,清淺一溪霜月。
畫角吹殘,瑤臺夢斷,直下成休歇。綠陰青子,莫教容易波折。
穩唱巧翻新曲,靈犀密意潛通。
荷花香染晚來風。相對恍然如夢。
有恨眉尖皺碧,多情酒暈生紅。
此愁不是等閑濃。應為仙源傾動。
合兒幽靜處,圍爐面小窗。
好是斗頭兒坐,梅煙炷、返魂香。
對火怯夜冷,猛飲消漏長。
飲罷且收拾睡,斜月照、滿簾霜。
月晃西窗,風掀斗帳,曉來夢回。見滿川驚鷺,長空瑞鶴,聯翩來下,翔舞徘徊。旋放金磐承積塊,更輕撼瓊壺撩凍澌。氈幃小,近寶爐獸炭,沈水蘭煤。
寒威。酒力相欺。薦綠蟻霜螯左右持。問歲歲禎祥,如何中斷,年年梅月,因甚愆期。上紺碧樓,城高百尺,看白玉虬龍奔四圍。紛爭罷,正殘鱗敗甲,天上交飛。